初次認識Amy Winehouse,第一眼看到她就深深為她著迷,還沒聽她的歌,就先被她慵懶
頹廢的樣貌吸引,她高聳蓬鬆的亂髮、誇張上揚的超粗眼線、兩手手臂上的刺青、穿在唇
邊的洞:好做自己的一個人!跟其他歌手都不一樣!
然後聽她的音樂,她的歌聲那麼渾然天成,好像就是為了爵士樂而生,每首歌都是個人生
活的縮影,影片裡她說著對音樂的堅持:我的音樂都是現場收音,沒有假配樂、寫的都是
親身經歷的事情,沒有經歷過的我唱不出來
我其實不大聽爵士樂,但Amy太獨特太有魅力,她的歌聲有股魔力。
她像個小女孩般渴望愛、脆弱而且率直,唱歌時卻又帶著蒼老的爵士靈魂。紀錄片裡充滿
著貼身的私人影片和親友們的訪談,客觀的呈現她的生活--從還沒出道的青澀模樣到後
來拿了六座葛萊美獎最終卻走入毀滅的巨星,無限唏噓感慨。
我只是覺得很難過,她身邊的人一面讚賞著她的才華卻又一邊消費著她,明明是遠離塵囂
的小島旅行父親卻帶著攝影團隊跟拍,老公帶她接觸古柯鹼及海洛因一同墮落、成名後媒
體的消遣狗仔的追隨,全部對她都是極度的傷害,毒品和酒精最終成了她對於生活的逃避
。表演結束後,她用迷失無助的眼神輕聲告訴好友:不嗑藥的時候好無聊…
…
我以為她的死是自我墮落,其實更大一部分是淹沒在他人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她太純粹,
而這個世界卻太醜陋。
Tony Bennett說:慢慢來,妳太重要了…生命自會啟導妳如何活下去,但妳要活得更長久
…
艾美懷絲Am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