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再問一個關於這部片的問題,是有關歷史方面的提問。
我看當時的基隆,好像非常繁華,像是臺灣最有錢的城市,一如今日的臺北。
我雖然沒住那,但我祖家卻是在那發跡的。
我阿公原本全家在那種田,主要種的是菜,收成後再用大的鐵製板車拖到基隆港去賣。
還在那附近如瑞芳一帶幫忙建過礦坑工竂,他的兄弟也有直接當礦工的。
發跡的契跡:
其一、在大戰配給食物時期,偷養豬賣,連豬油都賣。
其二、戰後一大堆日本引揚回歸者,多有帶不回去的東西,就便宜賣給我阿公,
阿公通日語,就在基隆港就地買賣,賺了一大筆錢。
(當然後來國民政府來臺施行土地改革,讓我阿公受益又是另一回事了。)
阿公用從日本人在基隆港賺來的錢,後來也買了一些土地,於是發跡;
但因為子孫眾多,分產後錢也都分散了。
我還聽說以前九份、金瓜石那帶的金礦工人很有錢,都會去基隆消費,個個都大把鈔票。
而且以前的省立基隆中學聽說也是高中第一學府,二二八時也出現不少學生抗爭而死。
請問,就《太平輪》來看,基隆真的超繁華,真的是當時最有錢的臺灣都市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