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獎季電影,我本來以為這部會和《45年》一樣在低調沈悶當中張力十足,也等著看現在最佳女主角越拿越多的 Brie Larson 如何精采表現… 不過這樣看下來,唷,其實本片相當高調、光明、樂觀、正向、激勵人心,而且搞得有一點點浮光掠影不痛不癢。但是最令我疑惑的是:本片應該要報的是最佳女主角、還是最佳男主角呢?
本片宣傳是 Brie Larson 與小孩在斗室中對戲,這種戲非常仰賴演員的發揮、更仰賴導演與攝影在平凡中捕捉不凡的功力,電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的確都滿足了我這期待,看得津津有味。誰知,居然電影一半就超順利逃脫,「房間」大舞台就這麼「不存在」了。那好,我們就看看房間裡與房間外各有什麼精采的吧,大致可分六階段:
http://i.imgur.com/oxOCSLg.jpg
第一階段:自得其樂
一開始就超精采,展現了斗室裡強韌的生命!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間,居然也可以成為一個神奇快樂的小宇宙,有樂觀的母親 Joy、有樂觀的男孩 Jack。孩子是困獸肚裡的小救星,長大會是殺死巨人的英雄傑克,媽媽就是忍辱負重的基度山伯爵,總有一天逃離生天完成復仇,睡前唱著移工的天堂歌曲 "Big Rock Candy Mountain" 進入夢鄉...
不過巨人「老尼克」馬上就來了,充滿誘惑,卻又帶著神祕危險。在一開始從 Jack 視角窺視老尼克的眼光中,這個尼克的身影很複雜。甚至壞巨人的面貌越來越清晰,也開始重疊上小男孩心目中的父親投射。不過這位老尼克就是個兇狠的惡狼,他在電影中是沒什麼感情、沒什麼動機、也沒什麼包袱的;當然啦,畢竟後來主角母子離開後就跟他一刀兩斷了,就算小男孩心中有個小結未解也罷,電影本不需對他多做交代。
第二階段:蠢蠢欲動
從唯一的老鼠朋友 Lucky 開始,小男孩冒出了質疑與挑戰,媽媽教導的真實與想像之宇宙動搖了。突破的慾望已萌芽,這是身處斗室的拘束無助與無奈,身體不能動那作夢也好,好想走進唯一的出口「電視」裡。電視就是更美好的世界,就是媽媽唱的 Big Rock Candy Mountain,那裡會降臨神奇的遙控汽車,但你怎麼大喊它還是不回應。
好奇的孩子是關不住的,能關得五歲也關不到六歲了。保護的媽媽一開始很生氣很挫折,但何嘗不能從好奇孩子身上找到新的生命力呢?媽媽開始教導新的宇宙觀,不再杜撰故事壓抑隱瞞,而轉向開啟現實之窗,也許突破重圍的希望就在孩子身上?
這裡又開啟了一個有趣議題,那就是被禁錮的媽媽如此絕望之餘,是否也將禁錮複製到了孩子身上?這一點本片後面不能說沒有解決,但我個人覺得解得草草了事。
第三階段:逃脫計畫
媽媽不是沒有逃脫過,只是上回失敗了,那這回小英雄傑克要怎麼做?這段我覺得把媽媽拍得有點太急了,真的能在一念之間突然積極起來快速計畫,真能期待小傑克那麼順利照劇本演出嗎?對傑克來說第一次逃離生天,也同時是離開媽媽的羽翼,更是脫離一切已知,非常害怕,媽媽自己的無助害怕也一樣超出原本的想像。不過這是值得的,小傑克那脫開地毯看見藍天的一眼,多麼感人!
而這逃脫計畫的世界也很美好,不但壞人傻傻地一點不疑有他連檢查都不檢查,真的一出來就遇到熱心的好人、愛叫的好狗、溫柔有耐心的好警察,簡直世界一片大同,令人不可置信!這片畢竟是個美善的勵志電影,不往黑暗裡鑽。還真的,小英雄傑克一下下就帶大軍回來救出媽媽了,才電影一半就皆大歡喜?糟糕這還真令人不安,隱然告訴我們下半部電影就是要好好地不安。可惜,我覺得下半部的不安實在拍得有點不痛不癢,電影後半不是重頭戲嗎?這部卻搞得有點虎頭蛇尾...
第四階段:花花世界
離開了房間,進入了「電視」,這裡有一扇接一扇門、門後有一個接一個宇宙!可惜這裡不是我的家,人人覺得我應該這樣應該那樣,我卻覺得一切都好陌生。更糟的是:連媽媽進入了這個新社會都不一樣了,都變得陌生疏離而沒有耐性了,畢竟以前 100%的媽媽現在分了一半作回她的 17 歲少女。
小朋友的心聲:宇宙的空間很大,但是時間很少,被切成一片一片的,大家都在匆匆催促,有這麼多行禮如儀等著我們演出。外婆有外婆的期待、外公有外公的不平,這些家庭歷史與我何關?還好還有個非親生的繼外公 Leo,才能置身事外超然出來,遞出第一根友善的橄欖枝。
(手機也許是個小 bug。七年前被關進去,2008 年應該還沒有會吸引小孩滑來滑去的智慧型手機吧?現在出來就連媽媽 Joy應該都對手機很陌生,可是她卻突然間變得很社會化,好像早就熟悉了手機、也早就知道手機對小孩有什麼影響,才會出現和外婆的「手機之爭」)
(電話也許是個小 bug。傑克拿起電話跟媽媽說話,無縫接軌好適應,一點都沒有覺得這東西很奇怪、媽媽怎麼藏到小話筒裡了)
第五階段:異化與適應
去受那個撩撥人心的訪談,只是在挑戰媽媽 Joy自己的信心與意志、挑撥母子之間無條件的愛與默契:你把傑克留在自己身邊,不也是種自私嗎?為了佔有一個孩子而留了他下來,犧牲了他的美好人生,不也是個禁錮的罪過?這媽媽一點也不強壯,居然就這樣尋短了... 不過對我來說更糟的是:居然就這樣恢復了,好快 XD
其實離開了媽媽,也未嘗不是好事,小傑克終於有了自己的世界,開始和家人相處、開發自己興趣、又玩樂高又學畫畫、還在窗外交到新朋友... 自得其樂毫不用大人擔心的。「我不是個好媽媽」,那又如何?「媽媽就是媽媽」。本片就是這樣,有低潮但很快就過,舒服清爽,彷彿一段段 MV 剪影,出來不適應?拍了;家人衝突?拍了;開始融入?拍了;自我質疑?拍了;重新敞開心胸?拍了;母子最終連心?拍了。就這樣在 checklist 上一個個勾勾打過去...
第六階段:回視過去
當然啦,本片畢竟不是媽媽 Joy當女主角,而是兒子 Jack 當男主角,從小朋友的眼光看,本來就不需要事事都那麼嚴肅,更不用每個轉換都鋪陳那麼多或辯證那麼多,反正像塑膠人一樣 plastic 的孩子,本來就擁有絕佳的變化與適應力!就像童星主角 Jacob Tremblay 一樣,要進入什麼情境都渾然天成更帶有純真童趣。
全新擁抱新生活的最後一課,就是放下過去,還是要回到小房間,這裡變小了、東西不見了、不是我的房間了、尤其門還打開更不是「房間」了。但它需要是嗎?那也不用,我有新生活了,衣櫥、天窗、桌子、湯匙、水槽… 一個個說聲再見吧!這個幾乎 100% 的前後呼應手法,讓我看得起一陣雞皮疙瘩,但看 Tremblay 那童稚的聲音與旁邊的童稚攝影運鏡,叫人怎麼不憐愛?
聽本片音樂就知道,充滿好奇、渴望、樂觀、突破,整個是個不畏艱難逃出生天的勵志故事,似乎沒有要把那個小課題挖深的打算。無論如何,這片有嚴肅議題、有溫馨故事、有劇情演進、有角色成長,何況還有超萌又超認真的小大人 Jack,怎麼看都值得一個 [好雷]。只是我自己可能太憤世嫉俗了,嫌這種嚴肅的電影拍得太溫情、太光明、太水到渠成、太浮光掠影,讓這部電影淡淡地有笑有淚,卻也讓我看完後心頭空空地。
當然,這片主題很棒,我沒看過的原著小說據說也很感人,而且原著小說作者直接操刀本片劇本,理應可以把感人 100% 複製過來?但很遺憾,就電影表達的感情來說,本片眾位配角們都相當樣板,主角母子倆則是賺人熱淚,但賺人熱淚就算可以賺到一堆影評與大獎提名最佳影片,也無法改變其情節直線牽強、感情表達淺薄、主題探討蜻蜓點水的事實。
說到主角母子倆,這部片都是小男孩視角、小男孩戲份,沒有包袱渾然天成想變什麼就變什麼。當然 Brie Larson 也很厲害、很自然而複雜、一個簡單的眼神與眉頭道盡一切。不過在各大獎項中要提名 Larson 當女主角?我認為言過其實了,因為本片用小男孩生活與冒險歷程的眼光來看,這位媽媽就是個女配角,小男孩才是男主角。
就算是女配角吧,Larson 的演出在大多片段都賺人熱淚、在部分片段演出深刻有爆發力、在部分片段則在導演手下流於和大家一起灑狗血,而且許多 Joy的角色成長戲份是斷裂的。就算是被剪掉也好,既然斷裂,失去了從頭到尾的層次感,那怎麼提名最佳女主角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_Ci-pAL4eE
今年獎季的最佳女主角,讓兩位年輕演員 Larson & Ronan 捉對廝殺,隨著 Larson 攻下一城又一城看來大局也將底定;敗陣的 Ronan在《愛在他鄉》這部一樣很賺人熱淚的溫情電影裡表現有沒有比較好,也還有討論空間。不過我還想推薦 Ronan 今年另一部沒有參加各種競賽的電影 Stockholm, Pensylvania,一樣在講綁架、囚禁,只是著重在「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比起本片還有超越、還有掙脫、還有自由的救贖,Ronan 這部《斯德哥爾摩,賓西法尼亞》則是一路晦暗深不見底,講述壓迫的複製與自由的幻象,「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空間上無所不在、在時間上源遠流長綿延不絕。兩片一個光明一個黑暗,一個樂觀一個悲觀,值得比較欣賞。只是在《不存在的房間》榮獲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同時,我必須要說:《斯》片的電影演繹,實在深刻太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_MhC3HeAI
斯德哥爾摩 不存在的房間
賓西法尼亞
囚禁時間 17 年 7年/5年
囚禁年齡 4-21歲 17-24歲/0-5歲
綁匪關係 投射理想 性禁臠
肉票症狀 壓迫複製 積極重生/適應困難
電影冒險 逃脫後效應 逃脫/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