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eiwei (盲羊)
2016-02-01 16:07:14純心得無雷
***
傳記電影既非報導文學,也非紀錄片,它必須呈現傳主的人物形象、性格、情感、家庭與
人際關係,乃至他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生動、精彩,因為非如此,留不住觀眾的眼睛。
我個人對傳記類電影興趣不高,不是賈伯斯迷,也不愛用蘋果。這次純精衝著《猜火車》
導演與年輕萬磁王而去看《史帝夫賈伯斯》。結果打從心裡佩服編劇、導演與這一個電影
團隊。
拍人物傳記的難處在於它不可能追求詳盡忠實,亦無法無中生有。處理像賈伯斯這樣離我
們不遠的偶像級人物,感覺一不小心就會流於瑣碎、陷溺在一些爭議裡,或者形塑出過度
理想的角色形象。《史帝夫賈伯斯》對我來說,避開了這些陷阱,讓賈伯斯的成就與他的
弱點同時並存。
這部電影以賈伯斯生涯三個代表性新品發表會後台為舞台(1984年麥金塔為始,1998年
iMac為終),將它作為一個時代先知(或者代換成資訊時代的傳奇人物、少數人的偶像都
可以)與作為一個人(不擅處理情感與人際關係的人類)兩種面向,以一種濃縮的方式呈
現在觀眾眼前。
編劇和導演有意識地將這部電影視作一種藝術,一個創作,而非紀錄。編劇艾倫索金
說:「這部電影是我個人對賈伯斯的詮釋,劇組人員再加入各自的主觀詮釋。我和導演丹
尼鮑伊都認為,這部電影不是賈伯斯、沃茲尼克或約翰史考利的紀錄片。《史帝夫賈伯斯
》開宗明義就說了,這是肖像畫而非照片。」從三個時間切入的方式,就像三張肖像畫,
不是寫真,但卻更為有魅力。就像導演丹尼鮑伊所說:「那當然不是真實人生,而是加強
版的真實人生。」因為強化,所以更能把人物的形象傳遞到我們觀眾這端。
我並不知道如何去評斷一部傳記電影,我只曉得這部片讓我在觀看過程中十分投入且享受
,讓我對一點都不熟悉卻很重的一個人物有了皮毛的了解(至少,我不會在憑著不知哪來
的印象,認為「麥金塔」之後蘋果就一路順利到今日,也終於了解賈伯斯為什麼會被當作
一個改變世界的人物,還有那在他背後那些不被人知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