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大家都要進戲院看電影,今年賀歲檔期由國片<大尾鱸鰻>、<人生按個讚>和好萊
塢電影<死侍>(Deadpool) 共食票房大餅,無奈美國英雄電影來勢洶洶,往年能夠破
兩億的強檔賀歲國片今年只破一億,引發葉天倫導演的重大警訊說,此說一出引發台灣觀
眾許多愛恨糾結,批評國片賀歲賀得不夠誠意,又揶揄原住民,看不到尊重。
台灣買票進戲院看電影的觀眾群很奇妙,一面喊著愛台灣,一面買著好萊塢的票。對於國
片,<大尾鱸鰻>、<雞排英雄>看不慣,<聶隱娘>又看到打呼,把台灣都市底層狀況
拍得絲絲入扣的<醉生夢死>只能在國賓戲院醉生夢死,金馬入圍後再撐幾天後銷聲匿跡
。很典型的後殖民文化模樣,眼中只看的到別人的好,看不到自己的,還尤其喜歡透過別
人的目光來求取自我認同的模樣,有質感的台片沒有在外國拿獎,在台灣根本沒人要看。
人們在闃黑的戲院看戲往往要把自我投射在一個腳色身上,降乩然後透過該腳色在銀幕的
鏡像中與電影故事進行對話,理解。比如在<悲情城市>中,透過梁朝偉演的啞巴,我們
才能深入理解228對當時台灣人造成多大的傷害。從賀歲片票房的結果來看,台灣觀眾情
願認同外國蒙面英雄比本土綜藝天王多一點,對本土賀歲片就算買了票也嫌人家爛,顯示
出台灣觀眾的認同在銀幕上可能是無顏(白皮膚)與破碎(找不到自我)的。這種情形與
台灣長久以來的電影政策有關,姑且不論戲好不好,葉天倫導演說對一件事,台灣戲院對
好萊塢電影不設防太久了,久到我們甚至看不懂本土電影在螢幕上好在哪裡,久到我們在
本土生產的電影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哪。這在任何一個有心扶植電影產業的國家都是罕
見的,法國1993年在關稅貿易談判時就拒絕美國"將文化與商品一視同仁"的要求,提出
文化免議(Culture Exception),法國人認為文化(包括電影)是一國之民族認同與國
家形象的基本載體,不能任其在自由市場的競爭中消失,政府得保護自身的文化產業。
而韓國政府透過銀幕配額制度,成功讓韓國電影在本國市占率提升,最好的成績達到市占
率九成的高峰,近幾年自足後還能外銷。反觀台灣當年為尋求美國支持加入WTO,倉皇犧
牲掉伸張文化例外的機會,造成今日好萊塢電影雄踞戲院的結果。而去年文化部在去年電
影法修法時又把電影法三十九條之二的"國片映演比率"一條給刪除,體質纖弱的台灣影
業與好萊塢跨國巨鱷裸身競爭,只能說今日賀歲檔期國片輸給外片並不意外。
文化免議至今已是一國在貿易談判中被允許伸張的權利,我國政府只敢限制對岸電影進口
,卻不敢要求與鯨吞台灣票房的美國重啟貿易談判,眼看TPP簽署在即,政府應作為而不
作為,未來只會出現更多"死侍現象",我想大尾鱸鰻和人生按個讚在票房上的損失,邱
瓈寬導演和胡瓜先生應該控告文化部和行政院,並申請國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