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the writer used both sides of his mind [the male and female sides of his
mind] equally. One must turn back to Shakespeare then, for Shakespeare was
androgynous.... Virginia Woolf, A Room of One's Own
What occurred was not a 'psychoanalysis' of medical knowledge, nor any more
or less spontaneous break with imaginary investments; 'positive' medicine is
not a medicine that has made an 'objectal' choice in favour of objectivity
itself....in that region of 'subjective symptoms' that—for the doctor—defines
not the mode of knowledge, but the world of objects to be known.
Michel Foucault,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當然,「丹麥女孩」一個顯而易見的主題是「變性」,但是其中的許多手法,看得出
導演在「性別倒置」(sexual inversion)的處理上,其實添加了許多性別政治、醫學
哲學、並將其美學化的過程,也可以說是「性別政治美學化」(astheticization of
sexual politics)。
1. 誰最美? 雌雄胴體/雌雄同體
當然啦,葛蕾塔和埃恩納身為畫家,為美(學)而活,也靠美(學)而活,他們
都具備美的能力,葛蕾塔本身就是美的雕像,而她吻埃恩納也曾說:吻他就如吻自己。
然而,埃恩納已經是眾所矚目的畫家,而他妻子卻還是默默靠著畫「肖像畫」(portrait)
希望得到買主的眷顧。為何如此兩人一開始有天壤之別?當然答案並不只是天分的問題,
其實埃恩納他在作畫時,葛蕾塔問他:你怎麼還在畫這幅畫?還沒畫完。
埃恩納說了:畫已經在他的心中。 他可以慢慢畫出他心中的畫。而他們的對話中,
幾度提到的「沼澤」(bog),其實就是埃恩納心中那一段小時穿圍裙和漢斯親吻
而見不得人的回憶,這段潛藏的性別變裝慾望(desire),其實一直是驅動埃恩納作畫
的潛能(potential)。埃恩納之所以和他妻子不同,就是因為他似男似女、亦(異)男
亦(異)女。就如第一個引言,藝術家有雙面的心(both sides of his mind),也就是
雌雄同體(androgynous)的藝術心,他有更強的想像力,不像葛蕾塔,必須看著人的
肖像,描繪線條、陰影、樣態,如當初一開始她在畫男性和狗的肖像,以及第一次
她要求埃恩納當她的肖像模特兒。她心中無畫,想像力遜於埃恩納,換言之,身為畫家
她其實只有一面的心,而埃恩納不僅有雙性的心,也有內/外交融的心,他心中的
「沼澤」其實一直是創作力的黑暗來源,是一種帶著性別交織的力量(charged with
gender power)。
2. 性別關係的消長 (dynamics of gender power relations)
不過這樣子的性別力,在埃恩納嘗試第一次變裝後,心中的莉莉開始萌芽
(burgeoning),同時也削弱了他的原本身為男子性能力,如他和妻子的行房次數變少,
身體也漸漸虛弱,更具象徵意義的地方,就在埃恩納第一次和男人接吻,而流鼻血。
這流鼻血可以說是埃恩納找到女性意識的「第一次的月經」,轉喻成鼻血。
而更重要的是,他不再作畫。當然,這一部份除了他已經把心思放在
成為「真正的女人」,也代表著,他失去了雌雄同體的創作能力。他已經把心思放在
「身體」(body)上而非「心智」(mind)上;相反地,他的衰弱映襯葛蕾塔的藝術力量的
茁壯。葛蕾塔在他身上,看到了雌雄同(胴)體的力量,她不僅在埃恩納身上注入了
女性的外表,也在她的畫中發現了雌雄同體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會發現,她後來漸漸不再
需要一個靜止的人來幫助她畫肖像畫了,她心中的想像力已經趨向成熟。
他/她一個此消彼長個動能(dynamic),正是他們兩人身為藝術一體兩面轉喻(metonymy)
的對照(foil)。
3. 性別身份病理學 (pathology of gender identity)
埃恩納重拾自己的心理女性並試圖讓自己成為身理女性的過程中,也是本部片「問題化」
(problematize)性別認同的重點。首先,回到傅科(婦科)的引言:‘positive’
medicine is not a medicine that has made an‘objectal’choice in favour of
objectivity itself. 實證的醫學無法造就客體偏好客觀性本身的選擇。
換言之,埃恩納的問題,在醫生「診斷」的過程中,其實早就變成主觀的(subjective)
判斷,而這樣的判斷其實已經削弱的醫學本身看似為透明(transparent)、客觀的科學。
醫學甚至病理化了身份認同,成為壓迫性的知識(oppressive knowledge)工具。
醫生的觀看(gaze)和被觀看的(gazed)病人,出現了權力的分隔(hierarchized),
看與被看之間,流入的醫學知識的生產和散播,和主觀的(偏見)診斷。
relation between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which is necessary to all
concrete knowledge—changed its structure, revealing through gaze
and language what had previously been below and beyond their domain. A new
alliance was forged between words and things, enabling one to see and to 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