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少女離家記 Mustang,千年莊園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6-04-08 23:37:00
Mustang 就是福特汽車「野馬」,而且還特別指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美洲的那種強壯、頑固、不受控的小隻馬,和人類女孩的小隻馬差不多身高都是 150cm,當然就告訴我們本片五位少女誰是女主角啦。
五個少女,最小隻的最會打,三個失陷最後兩個逃離生天,怎麼看都有一點點《殺客同萌》的味道。五位少女五種命運,剛好就是這個鄉間家庭父權壓迫故事的五個人格:
大姊 Sonay,把父權教條與自主情欲結合了,安然無恙,不過終究進入體制日復一日。
二姊 Selma,抵抗不住父權就使出龜息大法,關起自我冷漠面對一輩子,無喜無憂。
三姊 Ece,就算逃不出父權,也抵死不投降,憤恨極致時的尋死越是冷靜越是驚人。
四姊 Nur,受害女子總要有一個由弱轉強,鼓起勇氣逃出生天,就是殺客同萌小甜豆。
小妹 Lale 從頭到尾要用野性勇氣,要帶領受害姊妹一起翻身,就是殺客同萌洋娃娃。
http://i.imgur.com/maRBN2sr.jpg
這是土耳其故事,而且不是我們觀光客最熟的伊斯坦堡,而是安那托利亞半島上不知名的海邊鄉村(實際拍攝地點在 Inebolu 倒是離伊斯坦堡直線才 400 公里)。許多影評稱本片為「伊斯蘭教律法下的父權壓迫」,那也未必啦,伊斯蘭教也有鬆有緊,土耳其整體比阿拉伯半島諸國已經鬆很多,至少還可以留長髮穿短袖露小腿。而土耳其內部呢?
看本片,突然令我回想起兩位土耳其朋友,一位是土耳其老闆剛好名字也叫 Ece,外交官之女遊歷天下見多識廣無拘無束,在土耳其她生於安卡拉,但「安卡拉已經變了,正在走回傳統部落生活」。土耳其她唯一願意住的地方,只有伊斯坦堡,建議我的土耳其城市旅遊也只有伊斯坦堡,並且驕傲道「昨日有伊斯蘭文藝復興,明日是歐洲的新希望」。
另一位是土耳其男同事,剛出國工作不久還怯生生地,在家鄉也是大戶人家有家業可繼承,但在國外就非常謙虛,尤其對女生總是小心翼翼,彷彿要改變很多傳統上與女生相處的習慣,要努力學習從未學過的兩性關係,別讓自己從小受教育的大男人一面突然冒出來。相較之下,在中西歐遇到的土耳其移民二三代,那些在街頭賣 Doner Kebab的勞工階級,早就如魚得水。
想起男同事,再看到本片的幾位年輕男性真有感觸。那些像「萬中選一美女」們一樣被秤斤論兩的「萬中選一青年才俊」們,一樣身在這個父權壓迫底下乖乖照規則走,乖乖到不認識的女孩家尷尬地提親,洞房花燭很著急地想完成父母的「落紅」期待。看看 Selma的新婚老公 Osman,老婆沒落紅他會一巴掌打下去罵她淫婦嗎?也不會,只是驚慌失措怕被大人罵、怕被鄉里瞧不起,慌張地拉著老婆「唉唷怎麼辦」。
看看女孩們家裡的奶奶和姑姑阿姨們,一面戰戰兢兢行禮如儀當共犯,一邊處處幫女孩們隻手遮天,真不知她們是怎麼從被迫嫁人的小媳婦慢慢熬成婆的;無獨有偶,想必從聽話的年輕男孩變成凶殘的男性家長,也有其不為人道的血淚過程。沒辦法,身為 19 世紀前超級帝國但 20 世紀工業化現代化落後的土耳其,「現代」一直都侷限在伊斯坦堡,只看什麼時候蔓延到海峽對岸、到安卡拉、到廣大半島上的小村莊。
http://i.imgur.com/S0d2sfM.jpg
片頭第一景,告別,就是學校女老師遠走伊斯坦堡,和我的土耳其老闆一個樣子。學校,是女孩們的知識之窗,是極端保守小鎮中的清泉活水,難怪代表自我啟迪的老師要走讓五姊妹都哭慘了,彷彿希望的隕落。學校男孩與女孩這麼開心打鬧毫無性別壁壘,自由率性遠勝台灣中學生,真難想像她們的家裡彷彿還活在 18 世紀,真是一個土耳其鄉村兩個世界,遲早會衝突。
男孩女孩的戲水,我不太喜歡某些影評說的「有些肉體碰觸,無涉情欲」卻冤枉地「被視為放蕩不羈」,這樣講彷彿還帶著家父長眼光期待兩小無猜的純潔。拜託兩小當然有猜,本片前段拍的少女情欲也非常明顯,別說男女戲水濕身情欲盪漾,就是五姊妹自己平常打打鬧鬧也都充滿性的好奇,彼此磨來蹭去又親又抱探索身體,年紀最小的 Lale 總是被姐姐們笑沒胸部沒身材,姊姊春心盪漾談論男生總是嫌她太小別聽這個,總讓 Lale 更加心癢難搔... 這當然就是貨真價實的「情欲」,只是情欲多麼自然而光明?
這片非常女性主義,非常嚴肅更是殘酷,不過我最欣賞的就是它的形式並不走嚴肅黑暗,而走粉色青春。從頭開始不論學校、戲水、搭便車、看足球、穿內衣跳舞唱歌... 一切都如此日常,都是 Lale 好想長大探索人生的視角,要她們做菜做家事其實事事也都充滿好奇,誰知她們單純的好奇探索一次次觸碰禁忌,讓父權的銅牆鐵壁越築越高,後果一次比一次嚴重。但再嚴重仍是日常,甚至淡淡地拍成日常的「粉色寫實」手法還比「黑暗寫實」驚悚多了,前一鏡姊姊還帶著七分憤恨三分促狹玩中指遊戲,下一幕就是一條白色裹屍布慢慢入土,令人瞠目結舌想哭都梗在喉頭。
銅牆鐵壁,就是「城堡」的概念,只是自由男人的小說往往訴說「走不進」城堡的壁壘,抑鬱女人則相反過來「走不出」城堡。第一層是窗子,想爬就給你裝鐵窗;第二層是院牆與樹,敢爬就裝尖刺不惜刺死自家女孩;就算連院牆都爬出了,第三層是無盡的海岸與省道,綿延不絕不知走向哪裡,路就在眼前卻走不出去,這是世界任何鄉村社會共同的「陰森林」主題。
於是,女孩成為女人的最後一課,就要有車子、要學開車,就算不能開車至少也要知道車子的途徑、與駕車的人結盟,世界才從鄉村的死水擴展出去,傳說中的伊斯坦堡才成為真實。想想世界哪個國家沒有鄉村、沒有鄉村的保守社會?但鄉村僵固的程度不一,我們台灣大多地方至少有班次稀少的客運,這土耳其小村雖沒功能上聯外的客運,至少還有象徵上認識外界的學校。保守,是世界各地共同的課題,絕非以「伊斯蘭教律法」可簡單概括的,本片也鮮少著墨伊斯蘭教,倒是收音機裡處處傳來近年土耳其反世俗化的政令宣導。
http://i.imgur.com/jtCYJI7r.jpg
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拋頭露面搞事業做社交,女人負責準備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幫忙遞茶杯,這超保守,但就是鄉村的現實。自中世紀以降,能夠讓個人得到解放的幾乎永遠是「城市」,畢竟不論功能還是象徵的對內對外工作都要有人做,沒有綿密百工分享資源的鄉村,一個家的經營就像一個小城堡全部自給自足,傳統的男女分工雖不正義卻有其源流,不然誰來塞棉被、誰來製作食物、誰來煮飯洗衣?當這些事情不能像在城市那樣委外時,就非自辦不可,那就成為男女依其生理所長與傳統慣例的分工,誰也逃不掉。
這一切勞動,本片也都認真地拍了,就把單純的性別戰爭給拉高到千年的城鄉問題。解放終究在城市,巴士開上跨海大橋, Lale & Nur 兩姊妹眼前的更是歐洲新文化都會伊斯坦堡,無數莊園農奴存錢買車票拼命來這裡呼吸自由空氣,片頭老師來了,片尾兩位女孩也來了,相擁而泣。自由,什麼時候能蔓延回鄉村呢?
http://i.imgur.com/3QFEIgN.jpg
作者: mykabering (will always love H.G.)   2016-04-10 13:45:00
推 性別和城鄉兩個議題都令人無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