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前一陣子寫的心得,是用《電影的魔力》一書內的名詞作引,大概記述一下電影內
容,已盡量客觀呈述,但因牽涉比較多議題,僅做幾個面向整理。
電影名稱: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 ★★★★★
年份:1999
導演: 史蒂芬史匹柏
編劇: Robert Rodat
演員: 湯姆漢克斯 湯姆賽斯摩 艾德華伯恩斯 巴瑞派柏
根據IMDB的評分最寫實呈現戰事場景的電影,莫過於此部搶救雷恩大兵。劇中某些橋段類
似西線無戰事,談戰場上仁慈與殘忍的一線之隔,或是背叛/忠誠的分野、年輕人經歷戰
事後的生命徬徨,即使如此,這些概念可說只是一層包裝紙,包裝最裏頭仍不免俗讚頌美
國軍隊之傑出。
開頭半小時令人坐立難安,這也是搶救雷恩大兵最出名的橋段,忠實呈現主攻搶灘的殘酷
,血肉模糊以及失序的場面,Captain John H. Miller即使身經百戰,每見到血戰仍會陷
入恍惚,全身顫抖,彷若現代啟示錄裡頭的班傑明·韋勒每當進入一個戰區詢問「現場指
揮官是誰?」都只會得到「指揮官已經死了,沒人指揮」的詭異回答。這場景除了交代戰
場無奈,雷恩其中一名兄長的逝去,戰場上的失序,也在搶灘成功後,與同袍討論戰事規
劃時,呈現Miller高明的作戰能力,讓接續的劇情-由Captain Miller接下前往前線尋找
雷恩的任務-得以銜接。
軍事戰鬥自然有事前的準備方針,在戲末為了達成雷恩的心願-守住法國邊境河道上的橋
樑,防止被德軍攻下-Captain用過往的軍事知識策畫出一套計謀,要在援軍到來前,確
定德軍過不了這道防線,但計畫與戰場上的變化自然有所差距,戰爭片多半都會談到這點
,突如其來的變故,導致某些計謀失策,或是武器的錯用,讓無辜人命無端死傷。「阿拉
伯的勞倫斯」裏頭,曾被勞倫斯所救的法拉許意外被引爆器炸傷,勞倫斯為了防止法拉許
被土耳其士兵抓到後遭到刑求,只得以現場進行槍決。戰時的生命在人性、軍隊文化之間
,顯得浮盪而為命運飄移。
但在前頭,搶灘過程中泰半是慌亂的,只能抓住活著的人,盡力達成戰線防事,即使死傷
眾多而攻下幾處據地,在整體戰事中,仍顯得渺小。
根據美國的僅存者政策,若因家中手足其一喪命,其餘他者可以返家,搶救雷恩大兵的故
事也粗略地參考了幾個類似的故事,但在電影情節中,是以美軍參謀長的直接下令,來讓
其餘三名手足皆已陣亡的詹姆斯法蘭西斯雷恩可以返鄉,這自然有強化馬歇爾的英雄形象
,但在劇中多處也有表明這政策的困惑,如士兵們在得知要派一組隊伍前往前線,只是為
了找到一名失蹤的士兵返鄉,還因此賠上了兩個性命,難道那兩個因此送命的士兵,就比
不上雷恩的父母傷痛嗎?而雷恩在獲知自己可以離開時,也表達了不滿:
Private Ryan: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sir. Why? Why do I deserve to go?
Why not any of these guys? They all fought just as hard as me.
Captain Miller: Is that what they're suppose to tell your mother when they
send her another folded American flag?
Private Ryan: Tell her that when you found me I was here and I was with the
only brothers that I have left and that there was no way I was gonna desert
them. I think she'll understand that. There's no way I'm leaving this bridge.
而以任務為開端的電影也不少:亞果出任務、現代啟示錄、阿拉伯的勞倫斯,都是具有使
命的電影,但引人入勝的不是任務本身,而是超越自我的更偉大的使命感,即使搶救雷恩
大兵在開頭並不是自發的提起這個Mission,但在達成任務途中,因夥伴關係、事件後的
自我認知,讓各隊員自願留下防守橋梁而犧牲,讓腳色更讓人有敬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