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Media-work 看板 #1N5oSi8n ]
: 請別再對超長工時《沉默》──好萊塢大導來台拍片,看上的是什麼?
: 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473&nid=6343
: 安妮/本初子午線觀察記
: 由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沉默》將於 2016 年底上映,而大
: 家可能早有耳聞這部電影是在台灣拍攝的。《沉默》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在 17 世紀的日本
: ,令人不禁好奇劇組怎麼會跑來曾是日本口中大東亞共榮圈中小小殖民地的台灣拍攝呢?
: 電影製作人艾文溫克勒(Irwin Winkler)這麼說:
: 「因為這次的場景設定在 1670 年的日本,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台北、台灣這個地方,有
: 非常多可供拍攝的場景,而且在該國拍攝的成本很低,我們才能以現有的預算完成這部電
: 影。這次所有的演員們包括連恩尼遜、亞當崔佛都只拿基本工資,馬丁本身也是如此,只
: 有我拿的比基本工資更低(笑),我們全部都把錢拿出來決定要把所有的資金投入這部電
: 影,所以沒有人拿到正常的酬勞,這就是我們如何製作《沈默》的過程。」
: 這段話左看右看都只有「在該國拍攝的成本很低,我們才能以現有的預算完成這部電影」
: 這句話深印至腦海。很悲哀的那種。這不是就是說台灣=低廉勞力及成本嗎?原來我們吸
: 引好萊塢劇組來到台灣拍攝的原因正是低廉成本。低廉成本建立在哪呢?當然就是低廉的
: 勞力,過長的工時。
這篇也太廢了吧, 自己完全不是電影從業人員, 只是聽[一個朋友]講,
那我也可以講, 我還跟製作人、台灣合作片方聊過幾次天.
而且連基本的社會科學知識都沒有, 為什麼敢寫篇那麼長 這麼似是而非的文章呢?
搞不懂電影圈所謂合理工資的究竟意味著什麼, 然後期待這種問題靠台灣資方解決?
知道台灣電影製作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嗎? 台灣的優勢是什麼嗎?
真的有聽過製作方那幾個老外口中的"成本低"的意思是什麼嗎?
拿美國的工作環境來比, 然後希望台灣人有美國人那種工作態度, 這是什麼後現代比較?
那幾個老外講成本低一個重點是, 跟中國相比成本低, 這時候請不要立刻民族心起來.
拍片的成本還包括可預期性, 你去借個景, 今天說可以借,
明天到場說要跟你要三萬美金, 不然不准拍, 或哪個領導覺得不太好...
這種不確定性對於拍電影來說是非常麻煩的.
台灣的成本低的一個重點在於這件事情上. 製作過程衍生出來的交易成本.
回頭講最在意的製作人員, 真的確定台灣現在的電影製作有那麼高的專業嗎?
幾年沒拍一部資金高昂的大戲, 是有辦法忽然有能力製作這些高成本, 專業要求更高的戲嗎?
台灣製作人員基本上是在這過程學經驗, 學專業,
那不是你已經有這種專業要去賣你的勞動力,
說實在的, 我們沒有那麼優秀的勞動力. 有能力的早就在接中國的單, 被挖去中國了.
譬如有個做電影調色的
中國市場大且分工細, 持續的大資金投資,薪水也養得起高端專業者,
這部片不拍還有下部片可以拍, 他有選擇的權利.
台灣人員技術無法支持, 只能當助理性質, 甚至助理的助理,
怎麼敢去假設 他們會來台灣拍是台灣有專業人員 他不知道專業人員是自己帶來的嗎?
影委會還想跟他們簽約 強迫它們使用或者 允許台灣專業人員可以[接近]拍片的距離,
完全不知道台灣電影拍攝狀況 然後聽個朋友講 就開始在套一種想像的勞工處境
通篇在扯完全不同產業的事情
該有的進路明明就是讓更多大片來台灣拍,
越多大片來台灣專業人員才有選擇的機會,
才有辦法學習到專業、調度、組織、分工、協作
不去想這件事, 只是在想台灣"資方"怎麼沒有幫台灣"勞方"爭取權利?
這是有沒有基本社會科學常識?
用常識不也是從業者先自己組工會, 壓迫台灣資方給予跟美國一樣的待遇.
!? 但這可能嗎?
這不是勞動意識有沒有抬頭的問題耶
這就像期待台灣581選手聯合起來施壓 希望自己有NBA的薪水跟福利
也要看看產業規格、市場的規模吧? 然後說為什麼美國NBA一堆黑人態度不好還可以拿翹,
因為它們有30個隊伍, 也有組工會, 也有兩萬球迷會去看,
難道台灣選手組了工會就可以解決市場規模的問題, 就可以很有尊嚴地拿翹了嗎?
這整個就是靠自己空想在把問題的本質扭曲掉~
大概就是覺得自己有個朋友在silence裏頭幫忙 自以為很知道行情 很知道內幕...
背後的邏輯大概就是我住倫敦 我比較有勞動意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