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122239 (Sharp)
2016-04-29 21:55:17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87883642
「醫生拼命想要救活病人,病人拚死想要結束生命。」,醫生總會勸說生命誠可貴,活著
,可以繼續享受世界的美好,事情總有轉機....,可是當「活著」成為一種「折磨」,為
什麼病人或著病人的愛人、家屬不能選擇「生命」的延續與否?
《快樂告別的方法》碰觸著關於生命的禁忌,探討著道德觀、人性思考等,本片並沒有過
於艱澀的內容,但光就「議題」就足夠讓觀眾思考很久,開頭的一個「你是上帝嗎?」,
看似玩笑話一場,但看完電影會恍然大悟,「上帝」並非開玩笑,若電話那頭的梅可斯、
或者自己擁有決定自己是否要活著的權利,那何嘗不能稱為「上帝」?
朋友麥斯的妻子亞娜不斷央求醫生讓他一了百了,但對於醫護人員而言,救人是天職,既
然還能活著,又怎會願意讓病人死去?即便有百種方法可以讓病人安然離世,可如同亞娜
所說:「死亡不是罪,麥斯想要壽終正寢,卻給他維生機器苟延殘喘。」,對於生命的觀
點,全因角色不同而有所變化,這也是《快樂告別的方法》非常有趣的地方。
這也讓梅可斯開始思考安樂死的可能性,對於安樂死並非合法化的國家,幫任何人安樂死
都是犯法,但他、亞娜、找到的獸醫朋友都想要幫助麥斯脫離痛苦,完成他想死的心願,
於是他們想到,「既然不能靠別人,那麼何不讓他自己選擇要不要死?」機器做好了,但
按鈕在病人的手上,決定要不要按取決於病人意願。而死前會拍攝一支影片,也許是作證
他們沒有強迫按下按鈕,但我想,或許是他們想替將死之人留下些紀念,向活著的人好好
道別。
但換個角度思考,如果病人被安樂死了,被拯救的是誰?是受盡折磨的病人?還是,日以
繼夜照顧病人的愛人、親屬?或許他口中的想要讓他脫離痛苦,是因為自己也想趕快脫離
照顧他的苦差事,那麼,還能如何冠冕堂皇的說著自己多愛對方?「拯救」這個詞看似慈
悲,實際上也有可能是一種自我解脫的說詞。
既然要探討如此深刻的議題,當然不能只有單方面思考,如同做實驗,總是要有對照組存
在,看著好友、陌生人選擇讓自己、讓親人回歸寧靜,心裡即便在如何感傷那終究還是「
別人」,當妻子蕾瓦娜失智情形越來越嚴重,姑且不論她是否願意安樂死,梅可斯做得到
嗎?他的內心掙扎絕對不是先前心情可以比擬的。
人的一生能找到一個伴,陪自己過完一生,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可當生命走到盡頭,多少
人真能放下心中牽掛,讓所愛的人先走一步?
《快樂告別的方法》或許想避免用太過嚴肅的呈現方式去探討生死議題,於是在片中適切
的融入不少笑點,讓觀眾得以在歡樂的氛圍中,去逐步思考電影本身想傳遞的事情。
而劇情當中有兩個地方讓我印象深刻,其一是當蕾瓦娜失智症發作時,她光著身子走到餐
廳,後來當她想起時卻覺得非常丟臉,認為沒臉見到其他人,不過亞娜他們卻做了一件事
,當梅可斯帶著瓦娜到植物園,卻發現亞娜和獸醫以及他男友三人赤裸著身子,大家都明
白,這是他們想告訴蕾瓦娜的,他們並非是要安慰,而是要跟她說:「不管如何,妳的身
邊有我們陪著。」
其二就是前半段,每個人輪流唱著一首插曲,我只記得「永恆國度」四個字,但就這一首
歌,就讓我起雞皮疙瘩,這首歌就唱出了備受因年老所苦的老人們的心聲、痛苦,以及對
於極樂世界的渴望,很好聽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