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小雷~
片頭一開始是劍橋研究數學家哈代的口白,稱呼他和拉馬努金的相遇是「我一生中最浪漫
的事情」,瞬間挑起對本片的期待感~
以下超大雷!
鏡頭轉回主角拉馬努金的身上,求職的不順利在於未完成的學位,跟台灣的現況似乎有點
類似,沒有文憑就算你再有才能也是空談,連一個小小職位無法取得,幸好最後遇到賞識
他的上司,最後鼓勵他寫信給英國數學家哈代,不讓他的才能就此被埋沒在印度偏鄉。
哈代在確認信件並非同事玩笑後,隨即邀請拉馬努金訪英。看到這有種麻雀變鳳凰的感覺
,但隨著來到英國,才發現兩種文化是彼此相衝擊的。
排外的英國社會使得拉馬(已懶得打全名哈)過得不順遂,在收不到太太來信之下仿佛是
斷線風箏,他仍然在劍橋努力證明自己的研究,但無法得到認同再加上哈代嚴厲要他提出
研究立論證明下,茹素的拉馬在戰時(此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背景)又得不到良好的糧食
補給,患上結核卻隱瞞著繼續鑽研分割領域。
看到這才看出,原來哈代片頭說對他的虧欠應該就是在說對他身體狀況的疏忽,也沒有去
瞭解他的出身背景(茹素),又過於迫切希望他提出證明,將拉馬隔離成一個孤島,也導
致最後重病的拉馬甚至想尋死解脫。
此時哈代知道,他必須要讓拉馬有寄託,所以奔走想辦法讓他取得研究員身份,最後在取
得皇家研究員身份以及分割領域重大突破下,拉馬取得了劍橋研究員位(撒花),但拉馬
已無心留下,一心想回去家鄉和妻子團圓(西底,兩人信都被拉馬母親攔截,根本鄉土劇
情),最後返鄉一年後病逝印度。
片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搭車橋段,哈代跟拉馬努金搭乘一輛車號1729計程車,哈代嫌棄,拉
馬努金卻歡喜表示這數字十分迷人可以代表兩個數字的立方和(有點忘記),由此可見他
對數字的喜愛,也讓同為當代重要數學家李特爾說出:每個正整數都是拉馬努金的朋友。
片長因素所以敘述節奏有點快速,但也紮實地讓我一窺此天才不平凡卻有點短暫的一生,
不懂深奧數學也沒問題,片中並沒有冗長著墨在公式申論上,普通人如我也安心食用完畢
~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