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sca (hi)》之銘言:
: 老實說我覺得片尾工作人員名單根本是陋習
: 尤其像marvel電影大家還要等他放完等看彩蛋 何苦呢
: 直接放個三十秒 主要人物放完 就可以直接彩蛋了
: 其他工作人員全部以公司為代表就好
: 每一個工作室都要把工作人員列上去 有意義嗎=.=? 誰會看阿~~
過了四個月才看到本文,對於片尾名單很有感觸故回文
小到廣告15秒、30秒、60秒、90秒,
長一點的新聞報導60秒、90秒、3分、5分,
稍長的微電影3分至15分,
大到戲劇、電視電影、院線電影、非院線電影、網路電影30分至數小時,
每一秒甚至每一毫秒全是有一個人、一群團隊、一整個組織公司。
電影:主角演員、導演、攝影、收音、燈光、場記、攝影助理、工程助理、
化妝師、動作指導、演技指導、爆破師、特技演員、道具組、運輸工具駕駛、
跟車駕駛、空拍機操作員、音效、後期製作、正片剪接、預告片剪接、
色彩校對、聲音校對、配音、特效配音、VFX視覺特效設計/建模/校對、字幕
電影宣傳行銷等...
新聞報導:文字記者、攝影記者、SNG工程人員、SNG駕駛、電視台副控、
電視台主控、燈光、音響、導播、化妝師等...
要每一樣寫出來不太容易,一起在同個時間或不同時間出現的人,
都是最後看到畫面,重要但相當神秘的人們,不求出名只希望能看到自己名字
出現在片尾最後幕後團隊裡面。如果仔細看每部電影的片尾名單,
會發現有的電影會寫到改編自真人真事,改編自導演親身故事,
紀念在拍攝過程中意外身亡工作人員,啟發電影拍攝的重要人員,
感謝場地跟店家願意出借拍攝,也可以從片尾看出大概有多少人製作,
有多少企業投資這部片,哪些廠商有置入廣告。
像電視新聞報導最後一定會有兩個人文字記者跟攝影記者的大名出現,
有爭議或業配會採用綜合報導或某某中心報導,避免某些潛在問題,
也可能是有損記者形象所以不掛名,電影也是如此,不願意掛名的人也不少,
某某大師或某明星有客串或參與電影其中,但刻意不掛名,所以沒人知道,
或不掛上自己名字直接掛上公司,就像原PO說的,低調隱藏身份。
有彩蛋的由來我不清楚,但可以知道是電影團隊的用心,
希望觀眾可以尊重放鬆一下看完片尾名單,看看電影幕後團隊人員,
看看電影片尾的好聽配樂,順便放上幕後花絮、彩蛋、預告給認真看完的人,
讓那些只會看正片的觀眾後悔自己沒有把整部片完整看完,
懊悔片尾最後還有一段,才是整部戲的重要核心,竟然先離席沒看到,
恨自己花了錢卻先離席又沒看到預告,讓電影院給賺去了
在台灣某些電影院看到片尾才看完,會被當作奧客對待,
故意給工作人員添麻煩浪費他們清潔時間,以白眼或斜眼對待,
可是就算觀眾都離席,不管膠卷或數位電影也勢必要播到完,
是放映師對電影的尊重,也是對放映師工作的堅持。
雖然IMDB網站很方便,很好查詢到每部電影的各個演員,
但幕後工作人員卻不一定可以查到,因為沒有人會列出工作人員名單,
因此也無法從網路上找到相關資訊,對於像原PO說的早期電影,
根本只寫主角跟導演是誰,其他人全都沒列入,
過了數年後要找回當初的製作者是誰就非常困難,
列出來反而能讓電影業界或想找對方合作的人一個管道,
有名字被列出也能宣傳工作人員確實參與電影製作的紀錄。
看看國外在看看台灣自己國片的幕後人員,就會感覺到非常辛酸,
人家國外特效團隊落落長,跨國拍攝就有不同團隊操刀,不同音效師共同製作,
車輛駕駛一大堆,攝影師多到數不清,表示同步拍攝的攝影機多,拍一次就好。
再看台灣的電影工作人員,場記一位、服裝一位、工程兩三位、
攝影師也只有兩三位,全片特效全由三人團隊製作,不得已的狀況下,
讓製作一部片cost down到極致,一個人要做兩三樣工作,
領的錢卻只有基本的費用,其他全都被請來的大演員給賺去。
大演員領得錢多也沒有錯,卻以犧牲幕後人員薪水來讓電影製作費降低,
最後結果就是人才外流,全都跑去對岸中國大陸,跟醫師、科技業工程師一樣。
國外因為資金足夠,多數景都靠特效合成搞定,演員在key板演戲就好,
國片缺乏資金,往往實景拍攝,趕戲趕場趕拍,使得電影團隊相當辛苦。
場地限制時間要下班後,拍戲時間搞到半夜拍,危險打鬥戲沒有太多安全防護,
結果特技演員受傷摔傷死亡,長時間熬夜工作的幕後人員身體出問題病痛纏身,
跟車拍攝卻因為疲勞駕駛出車禍。
別人有專業安全設備跟護具,以防止拍攝片場的意外發生,
國片常趕趕趕或沒有安全觀念,導致意外事故跟職業傷害發生,
而且部份甚至有不申請路權拍攝,沒有經過允許的情況下拍攝,
也有資金跟各地政府要了一大堆,拍出來的效果又不如預期,
票房爛到完全不能看,最後讓電影導演自付慘賠,
這也是國片導演負債的其中的原因,拍了沒人看只好自己找錢。
扯遠了,總之電影的片尾很重要,電影片尾可以說是電影的核心關鍵,
透過文字來告訴觀眾,一部電影的製作幕後人員,電影組成架構,
用了多少的視覺特效,到了多少地方進行拍攝,有多少單位協助,
多少的本國或他國廠商願意贊助給一部電影,哪些製作公司來共同配合。
如果是韓國或日本電影,贊助商絕大多數是自己本國企業,
台灣國片也開始陸續有本國企業支持,自己人幫自己人宣傳,
這種團結的感覺很好。
記得電影片尾看到完,會對電影有不一樣的感受,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