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athin (確幸)》之銘言:
: 聯合晚報 聞天祥
: 這份尷尬得獎名單不至於威脅坎城的盟主地位。爆冷門不代表不好,若能提出嶄新觀點。
: 我惋惜的是這屆評審錯失用更值得的影片為影展與影迷開拓視野或寫下新頁,
: 而只拿出坎城家族相簿把幾個熟到不能再熟的名字排列組合。
: 噓他們的,其實都是愛坎城更愛電影的人。
讀過聞老師和前篇推文大家兩方的看法,我覺得其實最值得玩味的是
如果說 影評 和 評審團9人 都是在有一定的「專業」背景
並且「愛電影」的前提下去評論去決選
為什麼結果可以差這麼多?
可能的原因如下:
1. 評審團 9 人有半數以上不熟悉 21 部參賽作品導演過往的電影(史)
而影評人則反過來有半數以上都很熟悉每個導演的歷年作品
光是這個先決條件和觀點的差異,就足以導致驚豔和愛好的極大不同
2. 評審團中存在具有「強烈意見」的成員,包括常被影射的主席
所以一旦在必須達成「一致決議」的競賽規則下
其他成員很容易為了「成全」而被少數人說服,妥協讓步
這一點就像 Greein 所提到,法律上的陪審團制度也有類似但更嚴重的盲點
(如果你有看Netflix的《Making a Murderer》感觸應該會更深XD)
雖然坎城或者其他影展採取這個制度,就是很難避免會有上述的問題
但說實在還是比奧斯卡會員近乎匿名的(盲)投票(沒看過全部的片)
來的有說服力和有趣多元得多
至於推文裡面被激辯的,到底哪方會代表「真知灼見」或者「終極評價」
我個人認為是「無解」的問題,因為雙方都有考量很有道理
聞老師還有原轉載者chathin還有很多影評最無法忍受的應該還是
「錯失用更值得的影片為影展與影迷開拓視野或寫下新頁」
畢竟沒得獎的好片,就是沒辦法受到那麼多的矚目和能見度
而 Greein 則是強調「電影該自己感受,而非一味聽信影評,
今年的得獎電影說不準只是恰好打動評審罷了」
看電影說到底還是主觀的,勢必要回歸自己的本心和偏執/好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