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89451385
因為先前在金馬奇幻影展有榮幸觀賞到另一部同樣改編自這位傳奇女歌手的電影,由法國
女演員凱薩琳芙蘿主演的《巴黎走音天后》,而看完梅莉史翠普演繹的美國版後,我心想
:這根本是兩部截然不同的電影。兩者都以這個傳奇女歌手「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為
基底,但美國版可以說是原汁原味呈現,包含佛羅倫斯本人、丈夫、鋼琴手康是美,以及
那句她曾講過的名言:「人們也許說我不會唱,但沒人能說我沒唱過!」,年代背景、過
世時間等幾乎都忠實還原原本故事;而法國版則大幅度改動,基本上可以說除了女歌手都
很有錢、唱歌都會走音外,沒有一處是與原版相同。
而兩版走音天后調性與「女主角為何而唱」截然不同,法國版的主人翁瑪格麗特熱愛唱歌
、表演,她可以接受(或者根本不知道)他人的嘲笑,可她做這麼多的背後,僅僅是想要
讓不愛她的丈夫「看她一眼」,即使他外遇出軌,但她仍愛著他,在每次演唱前都一定要
等到丈夫來才願意唱,她一生中(電影中)缺乏「愛」,沒人支持她唱歌,每個人都當她
是笑柄,連丈夫也感覺丟臉,而在最後好不容易感受到了些微的愛,卻...;美國版則相
反,佛羅倫斯對藝術奉獻不遺餘力,她明白在這樣緊繃的年代,民眾最需要的是娛樂、音
樂,所以她竭盡所能的去對藝術付出,丈夫貝福爾德深愛她,替她安排一切、全力支持她
,他害怕得知真相會難過,因此多年來刻意攔截負面評價,一直到最後佛羅倫斯死去,她
都是笑著的、滿足的。
真要評論兩者誰更勝一籌,我會私心給美國版的《走音天后》,法國版的《巴黎走音天后
》較為沉重,這位傳奇女歌手被認為是極具娛樂性的女歌手,既然她的演出是帶給大眾娛
樂、笑容,那我覺得《走音天后》更能帶給觀眾笑聲,倒不是說《巴黎走音天后》不優,
而是《走音天后》更加貼近世界給予「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的娛樂性評價。
在那個年代,音樂似乎是少數人才能擁有的休閒娛樂,是專屬於上流社會的華麗活動,市
井小民彷彿一生只能為生活打拼,但佛羅倫斯的出現打破了這個不成文的規定,她的五音
不全,卻極其自信的演唱風格意外在底層爆紅,這個「絕非上流的上流女歌手」的歌聲帶
給苦悶的社會一點生氣,既然她都能這麼有自信地活著,為什麼我們不行?
佛羅倫斯之所以能夠沒發現自己歌聲多麼「驚人」,除了靠丈夫貝福爾德隱瞞,也由於其
他「假好人」為了從佛羅倫斯身上撈到好處,而極力巴結、欺瞞所致,沒人敢跟她說真相
,可能是怕少了這樣一個有錢朋友,也或者是擔心往後少了一個笑果十足的娛樂表演,可
對這位長期因病所苦,人生只有音樂的孱弱女子來說,這樣善意的謊言何不嘗也是種保護
?
最令人惆悵的,莫過於她最後在卡內基的演唱,很多她好意邀請到的聽眾再聽見她開口后
,大笑、噓聲不斷,讓她才台上不知所措,被保護慣的她慌了手腳,這時候反而是先前嘲
笑她的舞女以及凱薩琳的好朋友站出來替她加油,還訓斥這些開口笑的聽眾,最後佛羅倫
斯還是愉快地完成這次演唱。
「有夢最美」,這句話套在佛羅倫斯身上相當適切,很多人,如同舞女等人,第一次聽也
是笑到倒地,可在聽幾次,或許還是難聽,但看見她從不放棄,唱的這麼聲嘶力竭,那種
怎樣都要唱的超然自信,有誰能夠再次開口嘲笑而不是給予敬佩的掌聲?每個人都能有夢
,可堅持到最後的人又有多少?有多少人是被打擊一次就倒地不起?既然你自己無法做到
,或者從她人的夢想得到活下去的動力、歡笑,那又怎麼可以嘲笑她人?
雖然最後佛羅倫斯還是因為紐約郵報的毒評倒地,但她臨終前的那一句「人們也許說我不
會唱,但沒人能說我沒唱過!」,打動多少人?她也許在最後懂了自己從頭到尾都是個笑
柄,可是她不在乎,至少自己能用這樣的方式存在世人的腦中,是如此真真切切地活過,
對於她因染病而無時無刻都活在隨時都可能走的恐懼生活下,這樣的人生收尾,不也很好
?
雖然很多人會說佛羅倫斯能夠這樣搞,是因為她真的很有錢,若是我很有錢也可以在台北
小巨蛋開演唱會等等,可是回到上面,有多少人跟她一樣,有超凡自信,以及即使被嘲笑
也站著唱完的勇氣?自我感覺良好平時並非讚美詞,可一旦拿出來形容一個人,竟也變成
一句佩服他人執著的話語。
《走音天后》包裹著喜劇外衣,卻飽含著滿滿感傷,人們從這位女歌手身上得到歡笑,卻
不曾真的站在她的角度去思考她為何而唱,而她最後那抹微笑,像是在對貝福爾德以及康
是美說「就算全世界都不懂我,有你們懂我就夠了」,是如此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