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特攻隊》(Fury) - 勝負都是悲劇
圖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522285
第二次世界大戰近尾聲,德國境內還有一群美軍在激烈苦戰。一台名為"Fury"
的美國坦克車,由暱稱「戰爸」的Don(布萊德彼特)帶領其他四位成員,希望
能完成任務、平安回家,但他們的副駕駛員不幸身亡,替補的是個從沒打過仗
或受過戰爭訓練的菜鳥Norman(Logan Lerman),為了不被拖累,Don只能用最
短時間讓Norman徹底脫胎換骨......
當年《怒火特攻隊》上映時,主打的演員是布萊德彼特與西亞李畢福等等,但
真正的主角可以說是飾演菜鳥的Logan Lerman,代表觀眾的視角,進入殘酷戰
場。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前一任駕駛員的血跡與殘骸。
《怒火特攻隊》想表達的不是一個戰爭故事,而是戰爭本身。真正到了戰場上
,很多事情早已無關愛國了。誰打誰,誰又反攻誰,那些是寫在歷史書上給別
人看的。對於在戰場上以肉身為賭注的士兵們,唯一的重點就是你不殺敵,敵
會殺你與同袍,就這麼回事罷了。想要在戰場上存活,做個有用的好士兵,泯
滅大部分人性幾乎是必要的。大家都會被逼進最原始的本能:求生、保護同族
類。菜鳥Norman的轉變就是這樣的過程。
也因這樣的主題,本片有一種虛無感,它不灑狗血強調愛國,也不強調幾位主
角的家人與過去,在戰場上他們就是棋子,很關鍵的棋子,下這一步沒守住,
可能有更大的傷亡。這些人的過去未來、意識型態,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戰爭
就是這德性。
這台「怒火」坦克,簡直如汪洋中的一艘船,一切只能靠自己,坦克裡的成員
合作共生,其中一人的失神與弱點,都可能害到其他人。這群人在非戰時大概
永遠不會是同一階層、團體的人,也不會成為朋友,但在這封閉小空間裡,他
們是命運共同體,除了盡全力合作互補以外,沒有其他選擇。每個人都要能精
準迅速殺人,除此之外根本沒能多想。
《怒火特攻隊》很聰明地安排一段在德國小鎮休息的一天,觀眾得以窺見,若
非戰爭的影響,「戰爸」可能是個什麼樣的人。那天也像是無盡戰事之中,難
得讓他與Norman得以抓住些許人性的唯一機會。然而劇情一轉,現實陰影再度
籠罩,大家又回到了只能繼續殺戮的狀態。
這是充滿驕傲與酸楚的差事。坦克裡這群人常開玩笑說,這是"best job I
ever had"。初聽似乎充滿諷刺與自我安慰,但想想他們說的也對,這工作雖充
滿恐怖與痛苦,但世上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的事?能夠操作一台坦克車,在一
等一艱難的戰場上打仗,能夠真真切切救到同袍與自己的國家?
***以下有雷***
到了片尾,十字路口上的坦克,猶如十字架上自我犧牲的耶穌。他們成就的事
情既偉大,又空虛。戰爭就是這麼一回事,不管歷史課本寫得多澎湃激昂,最
終,輸贏都是悲劇。
《怒火特攻隊》從場景、道具到演技,都給人很真實的感受。技術上水準很高
,剪接、攝影、特效、音效,沒什麼可挑剔,除了結尾有點扯以外,大致說來
很能讓觀眾深切感受編劇兼導演David Ayer想傳達的"war is hell"意念。比較
可惜的是,本片在寫實戰爭片佳作已經頗多的這年代,難以有更特別的突破,
類型片常見手法如不飽和的色彩、低對比、寫實手法等等,都已經算是基本配
備。不過若純論電影本身,那麼《怒火特攻隊》依舊算是成熟而值得看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