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
首先這是近年國片難得一件的佳作。
場景搭建極其用心,每個房間都做得十分精細且富有巧思,
有的代表房客的個性,有的甚至代表房客真實的性格(不是房東所想像的)
,例如:廢材大學生房中放著犯罪心理學。
其他諸如蚊香、鏡子、空白的行事曆、監獄的排氣孔等等,
都可以當作與劇情的連結或是隱喻。
配樂部分更是屌壓近幾年國片,片頭看到侯志堅就開始期待
導演崔震東在唱片公司的背景也充分發揮
室內交響樂使固定單一的場景產生出磅礡的氣氛。
許多配樂都讓驚悚的劇情轉變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看似反其道而行,卻是再恰當不過。
看過原著小說後也會擔心這些限制級畫面要怎麼呈現
結果也讓人滿意,該有的血肉一點也沒少,觀影時不時聽到周遭倒吸一口氣。
做愛場面也不只是帶特寫,老張與陳小姐的強暴戲更讓人印象深刻
唯美的光線、迷濛的霧氣,讓情欲肆意縱橫
雖然還比不上<下女的誘惑>,但也算可圈可點。
這部電影最值得稱讚的就是這些細節部分
已經很少看到國片有這麼高的完成度
老實說以目前國片的狀況應該也只有可米瑞智有辦法做到這程度
最主要還是資金的問題,這是無法靠軟實力解決的硬道理。
老實說看完四分之三我幾乎就快認定這是部神片
但九把刀一如過往,在結尾地方親手毀掉自己。
<樓下的房客>小說原著個人認為可說是九把刀小說前三名
儘管人物背景稍顯空洞,但精密的情節安排
與精準得透性人性黑暗面,使我在電影上映前就非常期待這部片
就算原原本本的照著拍都不會有甚麼問題。
BUT
最要不得的就是這個BUT
刃太近幾年可說是江郎才盡,吃老本的同時又不甘寂寞想做出突破
結果就是為求突破而喪失故事原本的魅力。
<樓下的房客>的小說最讓人不寒而慄的就是對於人性黑暗面的挑戰
每一個房客都是"正常"人擁有正常欲望
但在房東的安排下,無數的巧合使這些慾望按著必然的路線走向毀滅的終點。
閱讀當下不經反思,如果我是這些房客
我能克服這些慾望躲過房東的安排嗎?
我不會對我隔壁的騷貨感到好奇?
我在被愛人背叛時能冷靜思考?
我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所以小說中房東的實驗
「鑿開人生盡頭」讓我看得非常痛快。
電影前四分之三與小說中的房東,就像是JOKER
在<蝙蝠俠:致命笑話>中
JOKER就是想證明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瘋狂,它只需要一點點助力。」
但在那些狗尾續貂的背景介紹後,這些情節僅僅是房東的幻想。
小說中,警察並沒有相信房東說的故事
但理由是這需要太多巧合。這並沒有破壞故事的成立
反而給了許多想像空間。
但電影中清楚得給出每個房客的背景,徹底了破壞前面故事的成立。
博彥不可能沉迷超能力;郭力不可能殺人;老張不可能性侵陳小姐。
這樣的安排除了想要甩觀眾巴掌並不具任何意義。
這更稱不上是開放式結局,所謂開放式結局必須要給觀眾想像的開頭跟線索
而不是直接告訴觀眾你剛看的都是假的,又不再提供其他線索。
被破壞後的房東只是一個可憐的精神病患
而不是貨真價實、挑戰人性,清楚了解自己計畫的JOKER。
整部片營造的詭譎與恐懼幾乎消失殆盡,因為這不過是一個精神病患的幻想。
刃太真的很愛玩「其實這個人不存在」這種老哽
以為每次觀眾都會驚呼:「啊原來那個人不存在啊,難怪她講話沒人理她!」
乾才怪,觀眾並沒有那麼蠢好嗎?
不過在今天的映後座談中,導演談到為何要做這樣的改編
他認為小說的調性是極為黑暗的
導演不希望觀眾走出戲院的情緒是沉重的,是沒有希望的
因此在結局注入了一絲絲的溫暖。
導演也提到一個隱喻,在監獄中黃四郎將鑰匙交給張家俊
以及監獄中互通的通風口,都代表著一件事情:邪惡會傳染。
這讓我想到小說中的結尾,負責偵訊的警察回到房間
打開閉路電視,偷窺著其他房客的生活
而他就是另外一個房東。
如果可以再多這一分鐘的情節,也許整部電影的調性就不會這麼混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