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丹麥共居生活 Kollektivet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6-08-13 15:37:37
逗馬青年 Thomas Vinterberg繼英國文學片《遠離塵囂》後,終於又回到丹麥影壇了,也終於轉回他最擅長的日常家庭茶壺風暴戲路(不得不說《遠離塵囂》拍得這麼知性又浪漫實在令人驚訝),這回是基於他自己童年回憶的「公社」生活,那在 1960-1970s 不只在丹麥、更在歐洲各國「愛與和平」年輕嬉皮間風起雲湧的共居生活型態。
http://i.imgur.com/WOWeh3n.jpg
公社,愛與和平
全球(至少是西方世界)的反戰、環保、平權運動在 1960s-1970s風起雲湧,其中時間跨度最長的共同運動標的就是越戰,本片也透過女主角工作的電視媒體讓這文化記憶如影隨形。年輕人訴求自由、平等、博愛、共享、環保、和平等價值,怎麼看共居生活的「公社」都是實踐這種些理想的美好生活型態,何況在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全球工業國家經濟大衰退,全球經濟成長從 1973 跌到 1975 的谷底,「共居」更是大家手牽手開源節流度過衰退期的務實策略。
本片的時間座標就是 1975 年越戰結束前,這後石油危機的衰退年代,主播與建築教授兩位中產階級主角,他們此前繁榮的中產生活就如片頭這棟 Erik 繼承自爸爸的大宅一樣:國家與人生都有豐富的建設基礎,但現在口袋捉襟見肘再也住不起了。沒有關係,一棟大宅一家人住不起,那就歡迎大家一起來住呀!揮別大宅的老中產精緻生活,讓大家過一過嬉皮的青年浪漫生活,豈不美哉?
http://i.imgur.com/KmLFQP1.jpg
1970s 的鄉愁與未來
這片也許可以拿來和今年的《摩天樓》搭配欣賞。剛好《摩》片的原著小說 High-Rise就出版於 1975 年的衰退谷底,驚悚地揮別過去的社會主義集合住宅烏托邦,苦澀地迎接未來的柴契爾夫人新自由主義時代。《摩》片的 "High-Rise"建築與生活型態,累積了 1920s以降歐洲的現代主義建築理念包括「高樓城市」、「空中街道」、「混合居住」而集大成成為 1970s的「粗獷主義」高層集合住宅。
http://i.imgur.com/8bDNysF.jpg
《丹麥共居生活》男主角 Erik 就是建築師,電影在他與小三女學生談現代建築小論文這段時,也提到了柯比意 1920s提出健康城市模型的巴黎更新計畫 Plan Voisin,就是《摩天樓》這一切現代主義建築理想的起源,這些理念一樣深植《丹》片的 1970s青年心中。只是《摩》片由國家與如神般的建築師眼光來規劃大理想,而《丹》片讓地面的嬉皮青年利用手邊擁有的有限資源來實踐小生活。
Vinterberg 自己創作的舞台劇 Kollektivet 這回再由自己改編成《丹》片,與《摩》片一樣關注時代,一方面靠製作設計精心打造的 1970s生活場景勾起那美好年代(經濟差,但有「愛與和平」)的鄉愁,另一方面再深入這鄉愁生活的細微點滴,慢慢發現其盲點、挖掘其黑暗、鋪陳其崩潰,然後黯然揮別如泡影般的美好年代走向未來。
http://i.imgur.com/Whh6LU9.jpg
儘管《丹》片拍得生活而寫實,不像《摩》片充滿超現實的烏托邦與部落主義隱喻,但我想《丹》片也是有埋藏一些隱喻的。《摩》片片頭與片尾都有那個小男孩,一路拿著望遠鏡「看見未來」,最後就回頭看到了上帝建築師的舊理想隕落、轉頭看到了廣播器那頭的柴契爾夫人新時代;《丹》片也有 14 歲少女 Freja 與「活不過 9 歲」的 7 歲男孩 Vilads,兩個小朋友在本片公社裡比較像是旁觀大人的局外人,他們又揮別了什麼?迎接了什麼?
Erik 喻於利,Anna 喻於義
電影從浪漫開始,一間大宅雖然人去樓空蒙了塵,小夫婦雖有還不錯的工作但口袋不夠深過不起這種夢幻生活,馬上就靠男主角 Erik 與女主角 Anna 帶出面對這 1973-1975 丹麥經濟困境的兩種意識型態。對 Erik 來說,他只想把前人奠定的經濟餘蔭做徹底利用,還能賣個 100 萬就賺 100 萬;而 Anna 卻不跟著帳面視現狀為「困境」,畢竟前人已經打好了經濟體質,衣食無缺又有好房子,這何嘗不是好機會停止衝經濟的腳步、開始認真生活?
於是在經濟灰暗天氣也灰暗的丹麥天空下、在曾經遊人如織現在卻寂寥冷清的遊艇碼頭上,Anna 滿心歡喜地帶著 Erik 手舞足蹈,期望透過經營「公社」和丈夫與女兒一起走出人生新篇章。然而意識型態一左一右的兩人,面對這間大宅的現況與「公社」的願景天差地遠:Anna 是認真地希望帶更多人進來一起分享資源、讓朋友給家庭帶來新的活水;Erik 則很務實地就是精打細算,和新房客約法三章談好生意,一起分擔開銷共享資源「互利共生」罷了。
接下來一場場幽默歡快的面試戲,面試進來的人以中產眼光看大多很魯蛇,但以生活眼光看都很有趣很波希米亞,有找不到好工作但很會喝酒聊天的朋友 Ole、有感情豐沛愛掉淚的打工移民 Allon、有男人一個接一個不壟斷愛與身體的 Mona、也有像自己一樣是中產教授但苦苦經營小家庭的 Ditte & Steffen 夫婦與小朋友 Vilads。
http://i.imgur.com/cCBPmuT.jpg
Erik 為自己,Anna 為別人
接下來的公社共居生活,當然有歡笑也有摩擦,不過公社嘛,就是要平等合議調節衝突增進感情的。瞧瞧這些魯蛇中,是誰最積極地擔當起這個大任呢?倒是那兩個最魯的魯男 Ole & Allon,平常亂糟糟的生活亂丟東西要由他們來清理修整、有東西不見有人沒投啤酒錢也由他們來計畫調停,而同樣很魯的 Mona 則負責在各種調停中打圓場鎮住人心維繫情感。沒什麼穩定正式工作的這幾人,更是努力經營公社的平日生活,譬如買菜砍柴等等,砍柴還砍到接起吻來,還讓兩位小朋友看得心癢癢。
相較之下,本屬「中產家庭」的 Erik & Anna 與 Ditte & Steffen 兩對夫婦,有班要上有孩子要顧當然不能這麼投入,而僅對共居規則比較執著,這點當然很公道,畢竟大家各自貢獻所長。不過相較於 Ditte夫婦還能冷靜辯論遵守規則,Erik 夫婦卻在共居當中漸漸壓抑不住他們較極端的潛意識。Erik 儘管在商言商與大家共產共居,但心底仍以屋主自居「這是我家的房子」,而在任何合議當中只要不合了他的利益,壓抑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怒吼拍桌子,靠狂暴情緒來堵別人嘴巴。
相對之下,心懷公社理想的 Anna 也未必好到哪裡去,相較於其他務實經營公社的人來說 Anna 走得更加激進,這激進就發生在小三事件上。當勉強自己融入公社的丈夫 Erik 心底仍只想過小家庭小夫妻時光,卻發現妻子把時間都分享給公社大家庭了,就為自己找到了個女學生 Emma 當小三;偷吃被抓包還知道道歉懺悔還算有點人格,但這靠道德維持的人性底線竟是讓妻子 Anna 動搖了。儘管心裡不開心,但 Anna
卻執著擁抱那「愛與和平」無邊界的公社理念、硬撐著讓自己大器接納丈夫「也有追求自己愛欲的權利」、甚至還在公社覺得不太妥時主動接納小三進來還積極當她的好姐妹。
本片描繪公社那前衛的(尤其在北歐更是比其他西方國家還前衛)道德觀,一次次挑戰我們保守台灣觀眾的經驗。在這裡失業魯蛇能與中產教授平起平坐、單身女子每天帶不同男人回家毫無問題、在小朋友面前拿他「活不過九歲」有說有笑、甚至小朋友還學會拿死亡魅力盡情把妹... 到 Anna 這回居然不但能接受丈夫追求小三、甚至還能大方擁抱小三進門!這一切離經叛道,表面上是自由開放,但中間還是有妥有不妥;妥與不妥看的不是道德教條,而是是否能實踐公社的自由平等博愛。很遺憾地,這回 Anna 太過前衛地挑戰底線,卻狠狠戳破了這個公社理想的虛幻泡影。
http://i.imgur.com/XDKwyto.jpg
Erik 拼事業,Anna 拼生活
三人行甚至多人行愛情電影,在愛開放性更開放的歐洲片裡早就不是新鮮事了,但關鍵就是這裡面到底有沒有真愛。Anna, Erik & Emma 三人間能不能有真愛?理論上當然可以,實際上呢,兩位女人之間證實了是可以互愛的,兩人也都愛著 Erik 這男人,只是 Erik 面對兩位女人的感情品質如何呢?那可遺憾了,自我中心性格強烈的 Erik 並不珍惜這妻子打開的三人行之門,得到養小三的綠燈後就一頭栽進去毫不理會妻子;就算已經不愛妻子了,那對妻子給自己的這番人情總該顧吧?大家好歹夫妻一場、就算不是夫妻好歹也是互相扶持的公社家人呀。
可惜並沒有, Anna 投桃 Erik 卻吝於報李,只理所當然地吃乾抹淨,能夠享受與女學生的青春性愛還沒有妻子的負擔,整個人神清氣爽正好意興風發衝事業!眼見 Anna 日漸消沈, Emma 跑來要求老師兼情郎好好處理,但自我中心的大教授只激動地視這「女人問題」為牛鬼蛇神,只覺得這些狗屁倒灶拖累他衝事業,只想眼不見為淨。放在「公社」的脈絡下,就是只功利地享受公社自由開放的好處,卻不願為公社的理想盡一分努力。
http://i.imgur.com/W6LWtEj.jpg
共居的「公社」與共產主義精神類似,卻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替代選擇,是資本主義養大的 1960s-1970s青年們的理想實驗,試圖在一路拼經濟、拼發展、拼個人事業的資本主義精神下,回頭思考拼經濟拼事業背後的目的,不外就是要圓滿生活實踐愛呀,因此當然不能放棄一切只拼事業,一定要同步拼生活。本片雖然外表只把這十人家庭的「公社」當背景、而花大半篇幅聚焦三角戀情,但其實 Anna & Erik兩人面對感情的態度,就是「公社」實踐中兩種極端意識型態的縮影。
看本片 Anna 美善無私的公社精神,要說她「極端」實在是太過殘忍。不過我認為 Anna 的極端和《摩天樓》的建築師 Royal如出一轍,他們都是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理想鬥士,他們提出的居住模型不論是混階層集合住宅「摩天樓」還是共居的「公社」,都是理論上盡善盡美、但放到實際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就硬是在挑戰人性底線。相安無事時,這個理想型尚能維持歌舞昇平;挑戰失敗時,理想型一夕崩頹。
http://i.imgur.com/9pneRWo.jpg
Vilads 含淚逝,Freja 走下去
在整片中一直很少說話、在大人經營公社時一直保持旁觀者身段的兩位小朋友,現在終於要有點戲了,而且還很關鍵。當資本社會的世故爸爸 Erik 難以被公社訴求的生活感情動搖半分時,代表公社理想型的媽媽 Anna 掙扎著要出走,在眾人猶豫不決還想挽回時,只有下一代的女兒 Freja狠狠開了第一槍:「媽媽你走吧,走了你才有新生」。我們儼然看見 1970s的嬉皮青年之公社實驗走到了盡頭,新世代的導演 Thomas Vinterberg (1969- ) 已經決心與上一代分道揚鑣。
有部分影評已經點出「女兒 Freja就是影射導演的旁觀者」,再現了 Vinterberg 幼年生活在公社卻見證其失敗的經驗。事實上在劇情中,與主線略微脫節的 Freja早已悄悄地離開公社另起爐灶,在學校遇到了住在海景大宅擺明是有錢公子的小男友,雖然這個徹底資本主義的新世界和自家的公社精神格格不入,但在公社日漸崩潰時已成為不得不然的未來,何況這未來真的很糟嗎?那也未必呀,小男友家一樣有團體生活、有理想與愛、甚至聽著與片頭自己家人成立公社時類似的音樂,吟唱著自由博愛四海一家...
http://i.imgur.com/wjpbkeC.jpg
電影最後,本來攜手的家庭崩潰了、本來美好的公社也搖搖欲墜了,難過的 Freja只有奔向小男友的懷裡,在這揮別公社的資本新世界尋找溫暖、繼續生活並吟唱愛與和平。畢竟,1960s 早已建立的福利國家模式,仍在資本主義架構下、仍以個人主義與小家庭為單元,但也這樣子走出了今日安穩的丹麥社會;1960s-1970s 無壁壘共居的「公社」只是一種較基進的實驗,以嬉皮青年之力實踐了許多理想、卻未能動搖 Erik 所代表的老資本國家身段,雖然崩潰但這一遭也不枉了。
本片兩個孩子,在 Freja離開公社走向新生之前,「活不到九歲」的 Vilads 先畫下了他令人玩味的句點。雖然小男孩的戲份很少,但他有出現的幾次都在拍他雖患絕症卻樂觀地賣萌把妹的身段,誰都不難看出他很喜歡公社裡的大姊姊 Freja,遠看叔叔阿姨在森林裡縱情接吻時,瞧瞧身邊的 Freja也好想試試看。不過電影最後,看見 Freja從外面帶了個大宅的男朋友回家, Vilads 帶著點負氣趴上了媽媽的肩膀,眼淚彷彿在眼眶中晃呀晃地硬是不滴下來,最後失望地閉上眼睛側了頭,在公社泡影尚未破滅的美夢中逝去。
孩子,在《摩天樓》與《丹麥共居生活》中都像是時代靈魂一般,見證一代人們的努力與幻滅,擦擦眼淚走向下個時代。Freja 與 Vilads 一個從公社向外發展、一個沉浸在公社的美好世界;一個走出公社走向資本新時代,另一個跟著公社幻影黯然逝去。導演 Vinterberg 就是公社世代的下一代孩子,你我在上一代且戰且走的各種社會與政治實驗中也都是下一代孩子。能不能在擁抱理想之餘彈性地面對現實調整身段,就是我們走向未來的功課了。
《丹麥共居生活》光看預告,像是一部描繪公社美好的左派電影;看完全片後,也許不少人會失望「沒在拍公社,都在拍三角戀情」。不過三角戀情只是隱喻,本片的媽媽 Anna 爸爸 Erik 女兒 Freja 小男孩 Vilads 等角色也都只是不同意識型態的象徵,也許值得我們欣賞時在腦中稍微轉化一下,就能開始體會導演透過自身公社經驗表達的理想、鄉愁、夢碎,面對現實放下之後,再重新站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lI9LrRJqs
作者: lovemusic (有人姓Hell)   2016-08-13 16:56:00
這片好少人討論,台灣人離公社理念太遠
作者: winterballg (君君)   2016-08-13 19:44:00
之前看預告就很想看!
作者: kevinfort (kevinfort)   2016-08-14 08:23:00
女主角演技太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