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活屍類型的電影向來敬謝不敏,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就是怕-怕血腥的場景,怕扭
曲獵奇的人體,也怕那種恐怖不斷來襲的氛圍。對我來說,花錢進電影院看活屍片就是沒
事找罪受,但奇怪的是,當初看到《屍速列車》的預告時,馬上就被這部電影吸引了,看
完之後甚至有股想找其他活屍片來比較研究的衝動。
我不知道同類型作品裡有多少類似的題材,但把電影的主要場景侷限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
車裡還真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絕妙構想。這個巨大的幽閉空間隔絕了乘客與外界的物理
接觸,沿途的景色卻又能適時顯示出各地的感染情況;聚集了活屍的車廂與倖存者避難的
車廂之間形成了隨時可能打破的間隔,廁所、行李架、座椅空隙、駕駛座則又是散落在各
處的小型幽閉空間。透過這些場景的運用,電影從首位感染者上車後就高潮不斷,每當危
機暫時解除、得以稍稍喘息時,新的危機就會再次襲來。
在敘事上,同為架空災難片的《屍速列車》和前陣子的《正宗哥吉拉》正好可以作為一個
視角的對比:後者完全捨棄大眾的觀點,將故事聚焦在怪獸起源的解謎分析與政府和當前
危機的戰鬥,前者則只用最低限度交代了災難的源頭與政府的態度,把重點全擺在平民大
眾的逃竄與生存手段上,這種資訊缺乏的狀態自然也加深了觀眾的不安感。病毒是如何產
生的?不知道。政府正在用什麼方式控制這個問題?不知道。列車持續前進下去,真的可
以到達安全的地方嗎?不知道,也不敢想。拼命求生,想辦法活到釜山就對了。
比起災難背後的起源,《屍速列車》更關注的是災難來襲時車上乘客們的態度與背後的社
會百態。主角錫宇從原本的自掃門前雪,到為了拯救女兒秀英與他人挺身而出,或許是最
貼近一般大眾的反應;大老闆容錫則是最極端的自私者,踩著眾人的屍體多次脫離險境;
小情侶英國與珍熙擁有年輕人的活力與天真,在危機裡卻也只能被自私的成年人不斷擺佈
;即將迎接新生兒的相華與成景則是全片最討喜的角色,他們代表庶民的樂觀善良,與主
角初期的自私和破碎的家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是倖存者方最可靠的戰力,但也正是因
為這對夫婦散發出來的光芒太過溫暖,最後的生死別離才會令人如此心痛。
幸好,《屍速列車》給了觀眾一個餘韻無窮又帶點希望的結局。兩人一嬰攙扶著彼此,在
隧道中毫不知情地朝著軍方建立的防線緩緩走去。然後秀英唱起了歌,唱起了那首原本想
當面唱給爸爸聽的歌,無意間用聲音標記了人性,也在槍口下標記了生人與活屍之間的區
別。未來還會有新的危機襲來嗎?也許,但至少此時此刻,她們安全了。
一些零碎的心得:
1.錫宇醒來發現女兒不見那段有個小小的細節,一旁座位上放的是全新的NDS(還是3DS?
),看來他發現東西重複之後馬上就又去幫女兒買新的禮物了。
2.電影播到一半的時候,前排觀眾扭動了一下脖子,害我以為活屍病毒也入侵這裡了,嚇
到差點尿出來。
3.那個大老闆的演員真的不是呂秋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