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歐、美、日拍電影時,會不會強調要拍出本土的什麼文化?
印度就算模仿好萊塢,也很自然而然地拍出他們的特色文化。
越要強調的表示越空虛,空虛的原因很多,因為曾被壓抑、曾被漠視、曾被否定,
本質未嘗被發掘時,就已經被冠上成見,永不見天日。
台灣盲從國際形式數十年,終於理解到越在地、越國際,
然而忽然要拿自己的什麼東西出來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或許有部分得怪過去的大中國歷史教育,
它影響了幾代人,習慣國家必須有悠久與光榮歷史的價值觀,
突然摘掉了竟然有點空虛,得靠些自吹自擂找些自信。
再者,戰後台灣社會成長過程很苦,除了吃苦、賺錢以外,什麼都沒有價值,
否定一切,只肯定與賺錢有關、與進入大企業有關的一切。
同時又因為知道自己這樣庸俗,所以只認同那些被高高供在神壇、看不懂的文化,
看得懂的近廟欺神,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嬉耍玩意兒。
魯冰花電影裡描述的那種盲從死讀,扼殺天才的教育現象,現在有比較好嗎?
過了數十年,我們的社會已經能認同與賺錢沒有直接關聯的事物了嗎?
有!
但必須經過國際認證肯定,或者賺到很大筆的錢,然後會稱之為「台灣之光」,
為台灣這艘迷航小船,提供遠處燈塔微光、給予希望。
燈塔不能在船上,船上再亮也沒有燈塔的效果,
所以縱然像魏德聖一樣,即使拍出反應真實生活的成功商業電影,也照被酸個徹底。
整個台灣就像個青少年,熱力四射很有自信,但其實內心空虛,
喜歡偷偷看星座、血型、心理測驗來瞭解自己,但是自己看還不夠說服力,
需要找金髮碧眼老外拍影片,說說台灣到底有什麼優點、缺點。
空虛來自外表叛逆,骨子乖順,想做自己,卻又不敢不聽爸媽的話,
永遠不敢認同那些不在主流內的事,除非有人靠它賺了大錢,
所以當本土化題材賺了錢,那些聽爸媽話的乖寶寶,自然在父母的同意下,
展開形式化的仿效,大大消費「本土文化」題材,直到爛為止。
但什麼是「本土文化?」
台灣人自己不知道,就算知道也因為自卑不願意承認,
還是問金髮碧眼白皮膚的老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