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二輪,還是會撈到一些亮點,雖然最近都被屍速列車洗版,
還是要來推薦一下這部今年的遺珠,搖滾青春練習曲。
故事發生在80年代的都柏林,90年代愛爾蘭經濟奇蹟還未發生,
那是個無法離婚、人口大量外移到英國發展、剩下一堆酒鬼混混,
連在公園寫個都要擔心腳踏車會不會被偷的國家。
電影裡的家庭不是沒爸就是沒媽、要不就是準備分居。
故事的開始,就是在主角爸媽的爭吵中開始的。
主角Conor因為家中經濟的關係被迫轉學,
開學第一天就被惡霸欺負,被校長盯上,
原本以為老派的校園青春故事,
直到Conor遇到了Darren,收到一張”罷凌解決方案”手寫名片的時刻,
我的嘴角上揚,我知道這是一部我會很喜歡的電影。
女孩總是站在校門口、刁支煙,做模特兒練習,
22歲的Lucy Boynton演起16歲的少女Raphina十分吸睛。
上前搭訕的Conor很有技巧的要到電話,只是需要組一個樂團,
讓女孩為樂團拍攝音樂綠影帶。
男孩的初戀、女孩的心情,一首首的創作,帶動了整部電影的節奏。
我響往片中那種成長式的戀愛,
男孩被女孩的自信與夢想鼓勵,
慢慢長出了自信心與勇氣,
面對憂喜參半的人生,在爛泥中嘗試開出一朵花。
比起導演的上一部作品,曼哈頓練習曲,我更喜歡他在搖滾青春練習曲傳遞的訊息。
電影穿插的音樂錄影帶,有著濃濃的八零年代復古風。
導演選用大量的素人演員,演起戲來清新自然,
加上流暢的運鏡與豐富的編曲,你真的會相信這是他們的故事。
要說唯一的缺點,就是會三天三夜不停的重播原聲帶。
Rock and roll is a risk. You risk being ridiculed
搖滾樂是一場冒險,你必須冒著淪為笑柄的風險。
這是原聲帶的第一首歌,錄自片中哥哥對主角Conor的一句話,
鼓勵弟弟不要成為那些哪裡都有的翻唱團。用搖滾樂比喻青春,再適當不過。
然後除了寫歌創作外,在電影裡我們開始看到了團員們在服裝、妝髮做了大膽的嘗試。
音樂、愛情、城市,向來是導演的獨特標記,
然而作為一部音樂電影,電影中那些被音樂串起的每個情感與關係,卻令人格外暖心:
那個七點準時守在電視機看音樂錄影帶首播,全家人都在客廳的畫面;
那個爸媽爭吵時,躲在大哥房間,大聲放著音樂,開著派對忘記現實的片刻;
或是凌晨兩點睡不著覺,為他/她譜曲寫詞想起的旋律;
或是卸下了一整天的煩惱與裝扮,睡前放鬆和自己說說話的小宇宙;
那些青春的想像、騷動與不安,都裝進了卡帶和黑膠唱片。
片中有人問主角想做什麼樣的音樂,主角說有些人被困在過去,
但他是個未來主義者,只向前看。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很青春的回答。
我非常喜歡電影的最後,15歲Conor和16歲的Raphina的和哥哥的對話:
「我們兩個要去英國,需要你幫忙載我們到碼頭。」
「好阿,什麼時候?」
「現在。」
「現在?你們在英國有認識的人嗎?」
「沒有。」
「你們有錢嗎?」
「沒有。她帶了相片集、我帶了Demo和錄影帶。我們準備好了。」
「那走吧。」
哥哥在片尾送走主角前往倫敦之前,他說真希望我年輕也做過同樣的事,
大概道出了所有觀眾的心聲。
這是部適合進戲院觀賞的電影,
你會在電影中,和青春揮揮手,獲得一些養分和幽默感,
然後休息片刻,再往前出發。推薦給所有煩悶的上班族。
部落格好讀版:http://goo.gl/aPY13B
作者: ckgs (蔡蔡) 2016-09-08 23:49:00
我也超喜歡這一部,推推文最近一直重複播放原聲帶
第一首的mv想到就拿出來看一下 原聲帶真的會無限重播XD
最近就這部跟Stranger Things異常地讓人懷念80年代!
作者:
Leaflock (民雄鳳梨田切讓)
2016-09-09 00:15:00哥哥那段真的很棒 全片最喜歡的角色
作者:
msmonky (加油)
2016-09-09 07:01:00好看
作者:
adiharu (艾迪哈魯)
2016-09-09 07:55:00公園寫歌~
作者:
fred5566a (slideaway)
2016-09-09 10:02:00今年最愛的電影
這部片在我心裡佔了一個神片的名額,喜歡他的節奏跟寓意,還有一些很細膩的點!
作者: aannii (peoplesay) 2016-09-09 15:44:00
買了黑膠原聲帶 重複播放中~
哥哥很夢幻 結局也很夢幻 不過這就是他憧憬的理想吧
作者: qwe126203 (邊緣人) 2016-09-09 18:39:00
很喜歡這部的調調
作者:
purely (Qink)
2016-09-09 20:07:00超級喜歡這部!歌也好好聽~
作者:
Verola (sometimes I love you)
2016-09-10 00:21:00最棒的青春校園片! 哥哥代表的60精神貫串整部片,也是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