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薩利機長Sully:一五五(含劇透)
https://youtu.be/-EiSeZoGyFI
文字版本:
現年86歲的克林伊斯威特是我最敬愛的好萊屋導演,沒有之一,於是《薩利機長:哈德遜
奇蹟》成了一部知導演我必看的電影。為什麼這麼愛他?因為他的作品每每給我樸實穩重
、餘韻震盪的感受。
很多電影拍人生的無奈、或意義、或諷刺、或許多意識型態讓你哭讓你笑讓你思考讓你改
變,看完威特爺爺的電影卻不會讓我得到任何能拿來當格言的台詞,因為裡頭只有千態百
貌的人生,無法複製,僅留惆悵。
具體體現在《登峰造擊》與《斷背山》是目前為止配樂一下就能讓我秒落淚的作品。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改編自2009年的真人真事,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因為鳥擊而導
致雙引擎熄火,機長薩利拒絕了巡航員指導其回航的指示,選擇迫降在哈德遜河上,結果
是包含機組人員和乘客共155人全數生還。以往迫降河上的客機未曾有過成功的例子,因
此此事件被稱作「哈德遜奇蹟」,而薩利機長成為人們口中的「英雄」。即便如此,餘悸
猶存的心理壓力和排山倒海而來的諮詢調查與媒體採訪卻不比應對水上迫降簡單……。
從結局說回來,當薩利機長成功地用「時間點」突破了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看似零錯誤的
電腦模擬與真人模擬的盲點,調查委員自知理虧啞口無言,最後無奈地承認了這事件唯一
成功的理由是因為操縱飛機的人是薩利機長而不是別人,間接承認了薩利被視為英雄的說
法。
但為自己洗刷掉失責的標籤後,薩利並沒有得意洋洋臉上寫著「早說我是對的」的表情,
而是將這次全員生還的奇蹟歸功於所有飛機上的機組人員、救援的船員和救難隊員。
但其實我們深知真正的英雄確實是薩利,沒有他當下果斷的判斷,並不會有其他英雄發揮
的機會。於是這歸功於所有人的謙虛態度不過是巧妙地讓薩利機長的「英雄形象」更加完
美罷了。
威特爺爺在敘事呈現上選用多角度還原真相的方式,除了讓湯姆漢斯有更多獨角內心戲的
演繹機會外,也成功地將這貌似毋庸置疑的真相置於霧裡看花的不確定性中,添加了懸疑
性,有那麼幾秒鐘我都開始對薩利機長真的是英雄嗎產生了懷疑,直到最後渾沌不明的真
相透過機上的錄音紀錄還原時觀眾的心口大石才放下。
不過為何在明知結果是好的而薩利機長真是英雄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懼怕過程有一絲不利薩
利的事實?就如同薩利機長所言:「我過去40年來載過上百萬名乘客,現在卻要因為208
秒來決定我一生的功過?」一語道破。
全是因為人們對「英雄」二字相當苛刻、衡量一個人價值時時常武斷地用結果論來判斷,
倘若今天飛機迫降河上的結果沒有全員獲救,是否薩利機長就不是英雄了?或是英雄這兩
字就沒那麼完美了?
多次以不同角度重述真相的方式體現了不同的人對同一既定事實卻有主觀的判斷,因此薩
利被部分人稱為英雄,卻另有少數人抱持著懷疑。
原來「英雄」不過是個多數主觀認定決定成的客觀事實,那麼輕而易舉能被改寫。
爭論英雄與否沒有結果,不如聽聽鐵錚錚的紀錄,還原這個過程中盡心盡力、堅守崗位的
平凡人,也許真正的英雄都是平凡的。
大家都說威特爺爺是千年如一日地在拍英雄人物,不如說,他是在千年如一日地拍因為正
面積極向上的平凡人所彰顯出來的英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