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令人乍看之下容易怨嘆「我到底看了什麼?」的確它不是什麼劇情片,沒有固定主角、沒有特定時間跨度下的冒險突破、甚至整片沒有清楚的議題來鋪陳最終啟示,難怪有版友覺得好像「看了一本印象派畫冊」而非一部電影。
的確,這片是美術遠大於劇情,而美術精雕細琢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倒也能夠強烈地拉我們進入女主角們的世界,讓我們跟著她們一起歡笑一起溫馨一起哭泣。這具體劇情模糊的印象片,就只是單純訴說一家人的世代變遷,有生老病死、悲與喜交織,像是旁白用磁性嗓音導讀的一本攝影集。這片連家族變遷的範圍也縮得很小,只聚焦家族內部、只關注家人親情,沒有外部糾葛、也沒有內部衝突,只有病痛意外等無常。
http://imgur.com/9W7O4qs
開場,馬上奠定本片吸引人的藝術風格,成為幾乎每一個主角配角故事的公式。以陳英雄夫人陳努安姬女士,用她那比大多法國人還優美的法語旁白靜靜道來,畫面只有家人們的浮光掠影、陽光大宅、庭園綠意,演員自己台詞極少(前半奧黛莉朵杜甚至是零台詞),也完全不用演繹連續的劇情變化,就精準搭配旁白所述的各別生命階段主題即可,搭配上精選的一首首 18-19世紀古典鋼琴或室內樂。節奏感儘管全片單一,卻以相同速度柔順連貫、而用旋律調性之不同做出悲喜變化,一場場戲的視聽節奏彼此搭配、一場戲到下一場戲間過門細緻毫無破綻,細微地渾然天成!
全片大致照時序拍下來,只拍介紹人物生平故事的關鍵時刻,大致是出生、成長、快樂時光、病痛死亡,神來一筆的是:真正最最幸福直指角色內心美善的靜謐時光,幾乎都拍在死亡後、偶爾拍在死亡前一鏡,一方面以極度幸福對比失去時的極度哀傷,另一方面彷彿成為寫定死者一生美善性格的墓誌銘。
http://imgur.com/Sb6O0Xw
電影的時間跨度沒有明說,但大致可由主角一家人的服裝演變與化妝的年紀演變稍稍推敲出來,我猜這跨度大概是半個多世紀 70 年吧?我姑且不負責任地套用 1875-1945,大概是:
1875,Valentine 出生
1880,Valentine 與二姊妹的快樂童年
1895,Valentine 結婚,接下來生七子女
1915,Valentine 的雙胞胎長子次子,參加一次世界大戰戰死
1920,Valentine 的三子亨利與青梅竹馬 Mathilde 結婚,接下來生九子女
1935,Mathilde 生第十位女兒,難產去世,表姊 Gabrielle接手養育
1940,Gabrielle 與亨利共結連理,表姊妹兩家併為一家
1945,Valentine 七十歲,桃李滿堂、壽終正寢
http://imgur.com/0tPKUQE
這個故事是完全的女性視角,男性都是女性鍾愛的配角,女性故事就由 Valentine交棒給媳婦 Mathilde ,再由 Mathilde 交棒給表姊 Gabrielle。屬於這些女性的生活故事,從未提及生活實質面的柴米油鹽,沒提及丈夫事業、也不提家庭經濟,觀眾只知道她們豐衣足食住豪宅有大花園,看來比同時代的英國大宅《唐頓莊園》還有錢多了,但下層僕傭的鏡頭都沒幾個,我們觀眾接受一個媽媽帶七八個孩子還可以溫馨亮麗毫無負擔就是了,毋須深究。我們只知富貴人家的女人念茲在茲的就是戀愛、結婚、生養子女,子女成長、死亡、戀愛、結婚、生孫子女,孫子女再成長...
http://imgur.com/refZudt
這樣的故事重複兩次進入第三代後,我們慢慢看見一種無止境的循環(最近好多「循環」電影,如《列車上的女孩》與《怪奇孤兒院》),這一代復一代女人的生老病死悲歡滄桑,就成為片名的「永恆」Eternité,至少在 1875-1945 這半個多世紀間彷彿凍結不變,完全不像《唐頓莊園》還會受到外界歷史社會變遷的衝擊(譬如 1910s女權、1920s 狂飆突進 flappers、1930s大蕭條等等)... 然後變化更劇烈的 1940s-2000s就直接跳過,直接進入當代 2010s,永恆凍結的美感絲毫沒被 20 世紀的變遷打破,這是本片的取巧,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更珍惜這取巧取得又美又好。
電影一路引人跟著歡笑、跟著留戀、跟著哭泣、跟著欣慰,一路耽美到片尾,那百年滄桑的盪氣迴腸終於破功。倒不是破功在那位在橋上飛奔擁抱男友的 21 世紀巴黎妹,而是破在最後一句「夫婦兩人,後代第一代 5人、第二代 xx 人、第三代 43 人、第四代 xx 人、第五代 169人」,此時已經聽見電影院裡小聲的驚呼連連,直到片尾螢幕一黑 credit 字幕出現,才有人站起來對友人冒出一句「哇,他們好會生!」頓時全場矜持壓抑的笑聲此起彼落蹦跳出來 XD
http://imgur.com/oPR9TET
本片的女人故事,的確從第一代 Valentine開始就超會生,生得多到觀眾都記不清楚了、片尾 credit 的跨年齡童星名單都數不完了。一個生完接下一個,遇上死胎哭個梨花帶雨,沒關係再撩落下去繼續迎接新生喜悅填補創傷,然後戰爭死兩個病死一個,總共八胎活四個、出家一個剩三個。儘管有孩子的時光如此美好(卻一點都沒拍養孩子的辛苦負擔與世代衝突),但死四個狠狠絕望三次,都令人覺得生越多死越多傷心也越多,到底是什麼推動著母親犧牲 20-40歲的青春歲月一往無前生個不停、並把這一生悲喜都緊緊拴在孩子身上呢?
http://imgur.com/Wa7eAOs
剛好,現在台灣院線就有三部「孩子執著」的電影,包括《為妳說的謊》、《列車上的女孩》與這片《愛是永恆》。人若生了孩子,當然是奉獻一生如大海般無條件地愛;但當人還沒有孩子時,為何要拼其一生以孩子為終極目標呢?《為妳說的謊》可以為了想要孩子而蒙蔽良心鋌而走險、《列車上的女孩》可以為了想要孩子而折磨別人更折磨自己、《愛是永恆》的 Valentine則為了孩子可以承受數不盡的生離死別、甚至下一代 Mathilde 可以為了想要孩子犧牲性命在所不惜?
http://imgur.com/cP7POKh
比 Valentine 還會生的媳婦 Mathilde,生了九個還要迎接第十個!九位子女都能平安長大是 20 世紀醫療衛生都更加進步的幸福,但不幸的成本終究跟著第十位女兒悄悄襲來。好姐妹 Gabrielle儘管知道高齡產婦第十胎風險甚鉅,卻也隱忍不說,悲劇果然發生,令我們這些在本片看生育已經看到快要麻痺的觀眾不禁連連搖頭。
http://imgur.com/iiO4heW
當然,評一部片與其評它忽略而沒拍的,還不如專心評它有拍而著重的。雖聚焦女性,但沒有惡意更沒有壓迫的本片,不拍時代下已經蠢蠢欲動甚至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辯論,而專心拍女性在固定位置上一代復一代的慈愛與悲歡。若這要說「永恆」Eternité,與其說是本片往未來連結的 2016,還不如說是往過去連結兩千年甚至更久,是那女性意識持續百年千年未能抬頭的「永恆」。
http://imgur.com/nvGSkGv
當然啦,本片的永恆,在單一一代之內也是有拍出些超越的。三位女主角三段婚姻,只有一段是小倆口青梅竹馬自由戀愛,兩段是媒妁之言,雖然婚前不認識丈夫,但結了婚後彼此都能用一生學會無條件的相愛,比大海還深。甚至最後一個喪父一個喪母的兩個缺口家庭,也能放下過去共結連理,比起少年洞房時的尷尬怯懦,花了二十年學會通達圓融放手去愛,懷念死者圓滿生者。只不過,這超越畢竟是在一個美善理想的情境之下,讓人攜手度過困阨無論如何都是美好,至於充滿真實人生的糾結壓迫都只屬於別的故事,不屬於本片。
http://imgur.com/u1gw49O
因此,這個「無菌室裡的永恆」故事,讓陳英雄率領絕美的太座旁白、絕美的李屏賓攝影團隊、絕美的 18-19世紀古典大師團隊選樂、絕美的服裝髮型與多年齡化妝團隊、絕美如大理石雕像的青春童星團隊、絕美的建築裝飾花園景觀與小青蛙團隊,這就是此片最切題的唯美取向。這裡只有美善的人們、無負擔的生活、無危難的時空環境(除了誰都不能忽視的一次世界大戰),生老病死與意外自然發生,讓主角們學習如何珍惜、如何度過、如何療傷、如何去愛。
我沒看過原著作者 Alice Ferney 的小說《寡婦們的優雅》l'Elégance des veuves,不知是否原著本身就如此「無菌」?若是,那電影用唯美拍無菌、更拍出了無菌室裡的成長與大愛;若不是,那電影也巧妙避開了可能令人驚懼存疑的黑暗現實,留給觀眾 100% feel-good 的純粹饗宴,直指人心!怎麼看,都該給這片一個 [好雷] 呀!雖然看完後腦裡空空的,但心裡暖暖地享受,雖無知性卻充滿感性,也值得我們感謝陳英雄帶來這部唯美作品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Tin1qzitV4
好吧,我在電影版發過不知多少篇 [好雷] 文,這可能是其中最酸的一篇吧... 無論如何,這片是絕對的賞心悅目更悅耳,而且對三位女演員最有魅力的特質超精準捕捉,有奧黛莉朵杜從年輕到老的古靈精怪、有梅蘭妮落紅光走路就充滿靈氣的瀟灑身段、有貝芮妮絲貝鳩那最入世擔待的慈愛身影,喜歡任一位女演員的都可以盡情欣賞,連配角當中都有奇士勞斯基的瑞士女神伊蓮雅各;就算不認識任何一位,就來單純欣賞美人美景與美聲,足矣。
http://imgur.com/lbpcq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