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許多宅宅來說,《你的名字》的大賣就像是場夢吧,是獨立動畫到票房冠軍,小
眾作品到社會現象,五味陳雜的夢。
曾經,新海誠的作品是具有明顯的「世界系」情節,近乎自我意識過剩的把個人情感和世
界終結這種龐大的命題結合在一起,然後在新海誠的手裡,當這兩者相遇,青澀的戀情終
究不敵世界的阻撓,於是他的作品也曾經是沒有結果的悲戀的代名詞,是悲傷的,是孤獨
的,甚至自溺的。
就如《秒速五公分》男女主角在櫻花樹下的初次接吻,即便不再有著超現實的元素,新海
誠仍然沒有脫離他的母題:「在這個瞬間。我似乎明白了『永遠』、『心』和『靈魂』的
意義之所在,強烈的情感讓我想將這十三年所經歷的全部都與她分享。然後在下一個瞬間
--卻又悲傷得無法抑制。那是因為,我不知該如何珍藏明里的這份溫暖,也不知該將她
的靈魂帶往何處去。我清楚地明白,我們無法保證將來能永遠在一起。橫亘在我們面前的
是那沉重的人生與漫長的時間,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無力感。」
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名字》是這麼的讓人不知所措。如果不是那每個剎那都可以充當桌
面背景的精美畫面,電影的前三十分鐘,完全不像是在看新海誠的電影。
身體交換帶來的各種尷尬和笑點,四葉的吐槽,周遭人物的反應,怎麼看都是個普通的愛
情喜劇啊!直到電影中間,前輩的約會做為轉折,瀧看到了飛驒諏訪湖的照片,視角才從
三葉方向反轉回到男主角的瀧,回到熟悉的新海誠對不可企及的愛情的追求。
這時候我們才知道,身體互換消除了空間的阻隔,卻無法消除時間甚至生死的阻隔。
--熟悉的新海誠電影的結束。
其實早在瀧踏旅途前手機的失聯,就暗示了阻隔他們的不只是城鄉的距離,《星之聲》早
就把這點發揮得淋漓盡致:「24歲的阿升你好,我是15歲的美加子啊。喂,我到現在還是
非常非常喜歡阿升哦。」
儘管兩個人終於在黃昏相遇,戀情還是沒有結果。儘管在瀧五年後的東京,黃昏的天橋,
倆人在雪中走過,音樂如《秒速5公分》搬響起,兩人畫面交錯彷彿嘆息。
不過大家都知道,電影沒有就此結束,因為新海城早就踏出了下一步,這不只可以從電影
前半段日常的描寫看出,也因為《你的名字》也延續了《言葉之庭》裡傳統文學的回歸和
文字溯源的巧思。《你的名字》的創作靈感來自:「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
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言葉之庭》則是: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對了,講解「黃昏」源頭的老師,就是《言葉之庭》的雪野老師,算是小彩蛋吧?)
於是雖然同樣有著「世界終結」的色彩,但是日常的大量湧入和傳統元素的引入都可以看
出新海誠在保有「世界系」作品特色的同時往大眾邁進的過程。
其結果就是《你的名字》的熱銷,也是天狼星到地球的八年,平交道擦身而過的八年,彗
星殞落之後的八年,《秒速5公分》之後,我們等了八年的結局。
「吶,你知道嗎?聽說櫻花飄落的速度是秒速5公分哦。秒速5公分,那是櫻花飄落的速度
,那麼怎樣的速度才能走完我與你之間的距離?」
可是,這樣就是結束了嗎?電影結束在一句話,就如許多童話故事的結尾那樣,王子和公
主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是不是太容易了些?
就如中間轉折時前輩問瀧是不是喜歡上別人了的突兀,後段疏散人群時三葉邊跑邊喊著不
會忘記的浮誇,我們就這樣,走向了彼次,好像不應該只是這樣子而已。
我的內心五味雜陳,也許是對曾經私有的成為眾人琅琅上口的忌妒,但我更傾向認為,那
是我忍不住將新海誠的創作轉向往我的人生投射的結果。從作品內來看,這樣的結束是悲
是喜?從作品外來看,這樣的成功是悲是喜?
「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只是,終於見到了,又願夢能長久。
最後句話還是不得不說,擅長穿插敘事的新海誠,選擇身體交換時空交錯的主題實在太他
媽聰明啦,因為這種故事就是要這樣演啊,真正是藏拙於巧,啊真期待下次他還能選什麼
題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