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吃
: 1.這部電影其實沒有任何深度可言
: 就是一部看完之後就會覺得哇好美哦好感人的愛情故事哦棒棒
: 然後就沒了
: 有人拿這部片跟宮崎駿的片比較
: 我只能說宮崎駿的故事至少還會帶給你一些省思
: 沒能再增加一些厚度在劇情之上
: 真是有些可惜
你感覺不到這部片的深度,並不代表該片真的沒有深度。
舉例來說,
宮水一族為拯救當地而代代相傳能力與意味彗星分裂墜落的祭典舞蹈等等,
透露出這個家族必須藉由歷史的傳承,才有機會改變眾人的未來。
我認為這個宿命的設定就相當地有重量啊。
「或許宮水一族的人會做這個夢都是為了這一天阿!」
看到高掛牆上那些繼承人的遺像,想到跳了一千兩百年不間斷的舞,
再聽到這一句的時候讓我整個感動到不行!!
你說除了美、感人、愛情外沒有任何深度
但是「美」就是一種電影深度的表現啊!
而「愛情」若沒有深度怎麼又會「感人」呢?
(btw 其實我覺得那兩人之間講愛情似乎太早了,
喜歡的情緒與愛情仍有一段差距)
宮崎駿喜歡在片裡植入自己的理念,這也是特色,當然他也因此偉大。
但請不要無限上綱,不是每一部片都要加入戰爭、環保、童真與成長才叫「有深度」。
(另外比較也只是再說票房吧)
: 2.題材老梗、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也太薄弱
: 題材老梗也就不用我多說了
: 相信版友們也都看過許多類似的作品了
: 想要講的是這部電影中,男主角為啥會是被選中的那個人呢?
: 就只是為了被選中而選中嗎?這樣格局也就順間縮小許多
: 明明刻畫這部份可以再更深入一些但卻沒給個交代
: 感覺漏了些甚麼
交換當然是老梗
像是關係不好的親子互換,
但在體驗對方生活的不易後和解更是老梗中的老梗。
但是跟一個素昧平生的高中生交換,
並藉由交換來推動防災作業正是在老梗中加入一些新意,
「屍速」的殭屍也是老梗啊,其新穎即在於加入高鐵元素。
為什麼是選中TAKI?阿他就被選中啦,不然膩
要不要順便問一下為什麼彗星設定1200年一輪不是1000年or500年一輪?
又不是在寫論文有必要這麼累嗎XD
: 3.男女主角的反應實在是非常的奇怪
: 怪到一個不可思議
: 正常來說你變成了別人一定會非常的焦慮
: 確認完時間地點我是誰之後變會試著跟旁人解釋自己的狀況之類的
: 而不是像片中的男女主角一樣
: 還繼續幫別人過完這一天
: 你說前幾次當作是夢也就算了
: 但隨著交換的次數變多
: 也仍不見男女主角有任何具體的行動想要解除這種狀況
: 實在是令我非常出戲
好啦
他們就交換個幾次之後決定一起去就醫
也約了精神科的診,之後社工師也介入輔導
「你的名字」從此變成醫療暨心靈成長的片
如果這樣想會比較開心的話,也沒關係啦
: 4.bug也太大了吧
: 其實也不用我多打
: 電影有一些小bug是很正常的
: 但這部電影的bug卻是宇宙無敵的大
: 像是男女主角居然不知道自己身在別人的身體裡的時間是2016、2013
: 這些大bug動輒變是會使整體劇情變的非常不合邏輯
: 也讓觀眾會非常感到困惑的bug
: 我想新海誠一定也知道這麼明顯的bug但卻不做任何修改就這麼呈上了大螢幕
: 難以理解
BUG代表著在設定裡頭與現實或劇情不符的部分
像是彗星的設定,在自然科學上即含有相當重大的BUG(軌道、分裂等等)
但「沒有發現彼此時空錯置有BUG」或是
「系守被滅村這麼重大的新聞男角卻沒發現是個BUG」等說法就不太正確了。
你當然可以質疑這個設定有些天真或是過於理想,
但是稱這個設定是BUG,則有些言重。
: 總結
: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這部片明明沒有非常神
: 卻讓電影版的負雷文如此稀少
: 以上一部爆紅的屍速列車為例
: 版上一開始也是佳評如潮
: 但後來就有許多探討屍速中bug的負評被推爆
: 但這次大家卻不一樣了
: 明明bug與主角反應比屍速更不符合常理
: 但負雷文卻少到讓我驚訝
: 是大家對於動畫片比較寬容
: 還是只是理性的成分減少了呢?
我也總結一下
其實多數的版友的心得文都含有「瑕不掩瑜」的成分,
這代表我們在享受劇情的同時,確實有發現不合理或是可惜的地方。
不過加分遠小於減分,所以才篇篇好評。
當你進戲院的心情是不屑並想要挑毛病的時候,
任何雞蛋裡頭的骨頭,也是永遠都挑不完。
btw 如果你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在乎他們為什麼沒有發現時空錯置的話
其實你繼續在乎下去我覺得也是很棒啊,可以再去漫吐發篇吐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