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當那個故事是真的吧……」
這是一個從心理師朋友那邊聽來的真實故事,
當然,我做了些細節的變動。
一個因癌症安寧照顧而接受心理諮商服務的患者,
談及了童年的辛苦,因為幼年喪母,窮苦人家晚上大人也還要工作,
所以他很小就承擔起整理家裡、照顧年幼弟妹的責任。
就這樣大半輩子過去了,最終也是要面臨生命旅程逐漸走向終點的這一段。
「母親剛過世的時候,應該是很辛苦、很難熬的時候吧?」
也許是閒聊、也許是刻意,但無論如何,好好的回顧這一生,也是很重要的事。 .
「不會喔…,因為媽媽晚上都會回來幫忙照顧弟妹們…」
「……………」
後來問了患者的弟妹,竟然都說那是真的,
母親死後,每個晚上,媽媽都會回來哄他們,
這樣過了幾年後弟妹們都更獨立了,才不再“回來”……
精神病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Folie deux 」,共生性妄想;
朋友當然第一時間就想到這個症狀,但是…,
「那麼…就當那個故事是真的吧……」
今天去看了《怪物來敲門》,這樣的感受又再次出現。
而且我可以這樣說,這是只有看電影才會有的感動,
這部電影基本上沒有偏離原著,
甚至是更加畫龍點睛的加強了原著中很強烈的部份,
但最後編導加上了原著沒有的一段,
很直白的讓故事達成了另一種型式的完整。
原著更合理,但電影更浪漫。
========== 防 大 雷 ============
「這個少年,做為一個男孩太老,做為一個男人又太年輕…」
電影一開始,就由這段原著中沒有的怪物口白,
說出了電影關注的一個焦點,
這是一個少年在進退維谷的年紀和命運中掙扎的故事。
由紫杉樹化身而成的怪物,準時在午夜12點07分出現,
告訴少年他會跟他說三個故事,而說完之後,
少年必需將他自己的第四個故事、他的噩夢說出來,
否則怪物會吃掉他…。
這三個故事都很有意思,和原著都沒有什麼差別,
而且隱隱然和主角的生命有著某種聯結。
有趣的是,很可能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解讀。
第一個故事雖然是以童話的形式出現,
連少年都吐嘈說這樣的故事太老套,
但最後整個故事真相卻急轉直下,
邪惡的女巫並不邪惡、受人愛戴的王子也不見得善良、
而無辜的農家女也沒有應得的好下場。
我覺得這個故事的主軸,
是「善惡其實難分、世上總有著各種無奈」。
外婆真的那麼讓人討厭?
遠在美國的父親倒底是愛孩子還是不負責任?
甚至那個霸凌主角的同學,
會有那種行為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
這部份在電影裡都處理的非常好,
加入了原著沒有的情節,讓人感受深刻。
這些情節包括外婆家有一間鎖著不讓進去的房間,
當外婆發現主角破壞了很多外婆珍視的物品後,
外婆是躲進這個房間痛哭的。
但這個暗喻著外婆隱私的房間,最後,
被整理好並出讓給少年,
甚至還把主角小時和母親的回憶原封不動的搬了進去,
一整個還原了主角的生活,顯示出對少年的愛與尊重,
還把母親從小到大的畫冊也放在主角桌上,
讓主角領悟到母親的守護…。
父親也比原著中更加的溫暖,
原著的父親是為了美國的家庭,
才在陪伴主角的過程裡中途提早離去,
但在電影中,父親和少年懇談,
說著母親的好、母親對藝術的熱愛、對少年的心、
還很幽默的說了自己可能只是因為帥,母親才肯嫁他…;
但父親就是沒辦法提供足夠的幫助,也不得不回到美國工作,
人,總是有著各種無奈。
至於少年的學校生活,這部份電影刪掉了不少,
包括原著中存在的少年好友,
還有少年在學校越來越格格不入的原因。
但我認為電影這樣的處理,
對應該怪物的第一個故事,反而還更相得益彰。
原著中的霸凌同學,本身其實相當優秀,
成績好、運動佳、旁邊跟班一堆。
說是霸凌,但實際上都是用遊走校規的方式在整人,
最後,霸凌者甚至還決定了不再和主角互動,
不要再有那種負面的關係…。
但為什麼那個同學會挑上主角呢?原著的解釋很清楚,
主角母親生病的消息逐漸在學校中傳開
(被好友和好友母親大嘴巴說出去的),
所有身邊的關懷,都成了「你母親快死了」的詛咒,
但這正是主角最不願去面對的,
所以主角在校園內不斷的“討打”。
電影其實只透過霸凌者的嘴巴,問出那句原著沒有的話,
「為什麼我每次回頭,都看到你一直在瞪著我?」。
如果跟青少年有過互動,應該都清楚,
為什麼“瞪了我一眼”就可以引起糾紛。
更何況電影中很清楚的暗示了,主角少年一直在尋求「懲罰」。
有趣的是,電影裡有三個段落,都有老師在學校上課的情節;
第一個上課時,可以看出老師對主角是不斷釋出關懷善意;
而第二個上課情節,老師正好就在教導有關校園霸凌的課程;
第三個課程則是心理健康的相關課程…。
可實際上這些都接觸不到主角、也幫不上這個辛苦的少年。
第二個故事則是「丹師」,
我認為這個故事針對的是少年生活中,
所面臨對「治療」這件事的掙扎。
可以理解任何家庭在面對絕症治療時,
對於治療的昂貴、醫療體系的冰冷、
和最後只能靠「信仰」來支撐時的痛苦。
但這個故事最後告訴我們,即使求那個昂貴而孤僻的丹師,
最終丹師也只能回答,其實你只剩下信仰可以依靠,
那是你一定不能放棄的最後希望。
少年其實對於自己不敢面對現實的這個部份一直有著罪惡感,
電影中則更強化了母親其實也在幫主角維持這個謊言的情節,
這點體現在原著中不曾出現的很多橋段裡,
像少年母親和外婆的多次對話和爭執;
而編導也很技巧的安排出那種
「小孩子其實在旁邊聽的一清二楚,他們其實心裡都有數」的橋段;
更安排了親子一同看老電影《金剛》的情節,
讓少年在母親沈睡後,一個人面對金剛最後垂死的一幕。
「你騙人,你一直都在騙人…」
「我真的相信這會有效,
這或許是我可以撐這麼久的緣故,康納。
我是如此相信,你也才會這麼想。」
面對死亡所做的努力,那個不叫欺騙,
人不能沒有信念,但是,
當信念實在太痛苦,而需要面對現實時,
那也要勇敢的說出真話。
第三個故事「隱形人」就更簡單了。
原著的鋪陳比較合理,動手惡整的是跟班,
但霸凌者反而終於決定控制自己,
他決定了以後要「無視」,並且還伸出手和主角握手。
結果這引起了主角的狂怒,造成了嚴重的人身傷害。
隱形人不是真的隱形,只是大家裝做沒看到。
怪物最後的故事強烈的衝擊了少年,
很多事情不是視而不見就沒事了,
你可以憤怒、甚至要砸爛東西都行,但存在的,不會真的隱形…。
在怪物講完這三個故事之後,
母親終於和少年討論無可避免的死亡,
母親那幾句話,是原著送給所有追悔者最大的安慰…
「你要怎麼生氣都可以……。
如果你需要摔東西,那就管他的好好大摔一頓…」
「然後,如果,有一天……,
你回想起為了現在生氣,而沒有和我好好說話而難過…,
沒關係,真的沒關係,我懂的,
因為你不用說,我也知道你想要告訴我的每件事……」
最後少年的第四個故事,那個他的噩夢,
其實和「放手」有很大的關聯。
即使放下,最終才能一切自在,
但對當事人來說,放下真的有無法言喻的罪惡感,
怪物給少年的最後建議,
就是說出那個他原本死也不願說的事實:「我不想要妳走」。
不是「妳不會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而是「我知道妳要走了,但我真的不想」。
原著中沒有明講,最後母親離開的時間點,
電影也沒明說,但暗示的更明顯,後面加上的這一段,讓人感受更強烈。
在少年回到他新的房間後,翻閱著母親從小到大的畫冊,
裡面一頁一頁的,畫著怪物說給他聽的故事,
也很清楚的,畫出了身為小女孩時的母親與怪物之間的聯結。
如果沒有最後的這一段,那麼,就如同原著那般的,
這個故事中的怪物,也許就是少年內心對外的反映,
12點07分,也只是內在的預感和巧合;
但加上了這段……,
那根本就是母親在臨死前的這段時間,心有靈犀的在夢中,
拿一生的想念在開導兒子。
教兒子別對眼前的一切善惡太早下斷言,
要兒子了解抱著信念並不是打算欺騙,
讓兒子可以不要假裝看不見、可以發洩怒氣,
但最後,一定要放手、要好好的過下去…。
喜歡原著比較「有心理學解釋」的故事,
還是更喜歡電影的「通靈」版本呢?
其實,就算通靈這種事匪夷所思,
那稍微相信它一下,好像也挺不錯的對吧?
PS: 原著的主要故事架構,
是一個47歲因癌症過世的女作家原本就想好的。
但她沒能寫成書。
所以就由出版社的另一位作家,衍生出後面的情節並寫了下來。
就某個角度來說,電影不能算是偏離了原著,
實際上,我覺得原著比較偏重在少年個人的內在自我成長,
而紫杉木怪物,這時就成了潛意識的自我覺醒。
但電影,卻演成了一個癌症母親對兒子最後的開導和守護。
我更相信,這個電影可能更貼近原著本來的構想,
那是她最後想講的故事,是一個得了癌症,
知道自己終將不久人世的作家,想要留下來的遺產。
原文臉書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forensicwang/posts/13000169900169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