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很爽,很感動,忍不住要抒發一篇才好睡,
匆匆打完很亂,整篇都是雷,不想被爆請左轉。
戰爭需要支持、國防需要預算、人民需要英雄、美國需要石油
電影需要題材、商人需要商機、啦啦隊美眉需要搜集戰利品...。
不管這些需求基於什麼複雜的理由,但人類群體的慾望洪流,
總因為機率的擺佈,而找到一個足以激起美麗水花的石頭,
譬如對司法或階級無奈找到包青天;
民族自卑找到葉問、黃飛鴻;
枯燥無聊的生活找到泛舟哥、法拉利姊、各種網紅;
電影中遺落戰場,意外拍攝到戰場日常的錄影機,幫美國人找到比利。
不是施洛姆,也不是戴姆,
而是還活著,外型挺拔陽光、有點菜有點稚氣,與血腥戰場帶有衝突性的年輕大兵比利。
激起美麗的水花,水氣中可以映出彩虹,幫人編織美麗的故事與夢。
他們不真的需要比利,只是比利恰好走到那個位置,
他們會自動腦補比利與B班的性格輪廓,好放到祭壇上,接受萬人歡呼膜拜,
確認美國的偉大,或者滿足心理、經濟,甚至政治上的某個缺口,
真實的模樣其實也沒那麼重要,甚至最好別說。
通往祭壇的路,就是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整整需要兩週,B班的任務是負責被抬著遊街,
終於舞台上,擔任人型立牌讓人短暫供奉,
美式足球賽的中場漫步,也是暫離前線的中場漫步,
看盡眾生相,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國民才是主角,
他們只是恰好在前線,有時候送命,有時候被當英雄,但離開戰場以後的自己,
會不會只是人們眼中的魯蛇?
也許電影藍波中也早就探討過了。
精明的戴姆班長知道這些道理,所以謹慎地希望可以抓住人們短暫的夢,
化作有長久真實的鈔票回饋給弟兄。
個人以為本部片的精采處,還在於真實與虛幻中,
而凸顯出種種衝突與荒謬的眾生相,
我們跟著B班走那一段路,冷眼看著:
電話講不停的亞伯特,負責切換真實與虛幻,內心不免清楚知道二者界線;
呆呆沒什麼主見的公關賈許,反正聽命行事的平庸常人;
陸續上來巴拉巴拉恭維、崇拜、裝懂、裝好心,滿足自我愛國情緒的路人們;
真實影響國家運作,擺佈B班命運的”上流世界“人們(油田老闆、球隊財團);
和平世界的英雄-美式足球員們,小說中有更多精彩的互動。
自溺於各種美好自我的虛榮,號稱基督徒卻隨便和人在後台打砲的美眉(小說中有打砲喔
)
管你他媽英不英雄,老子工作要緊的搬運工人、保全、球場維護工人;
為了生活可能也得選擇從軍的基層人員(反而是和“英雄”最同調的人物)。
看盡在這些繁華虛幻,最真實的是家人,以及共同出生入死的兄弟。
===
個人對於電影新技術上的評價,覺得非常合宜且點題。
這故事並非真實故事改編,但它想講述的也包含了所謂的「真實」。
真實 vs. 眾人意識而建構的假真實,也許是這故事的某個重點,
加上經過少年pi,知道李安的3D運用,並不以讓人爽為大前提,
所以我猜想李安選擇用這個故事來嘗試最新的技術,
是讓你走得更近,身處其中,更能感受真實人生與慾望堆疊的虛幻之別,
我反而覺得根本為故事而設的技術創新。
葬禮上的沈痛、對話時的互動表情、商人的深沈嘴臉、
在眾人簇擁中的渺小無助、戰場上的茫然壓迫,無一不讓我喘不過氣 。
又或許之前聽到李安拍片消息時,就先看了小說之故,所以對這部片的類型已經有底,
加上首映後的負評,讓我降低了期待,
所以個人反而覺得整體看來並沒有某些主流媒體說的-因為太真而顯得假的感覺。
我甚至覺得這是頗奇怪的評斷。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難道還有符合電影標準的真與假?
那麼電影中的英雄,一點也不像常識中的英雄,所以顯假?
所以我也沒有感受到所謂「太真而不自然」的違和感,
對我而言反而是很輕易融入,
很多幕彷彿就真實站在一旁看他們互動,或者那些滿版大頭真就像對著自己說話。
或許因為關於「真實」的認知,也已經被許多成見覆蓋,
所以會有某個必須被滿足的「電影感」的成見,
或者人物樣版設定。
譬如在好萊塢當電影中,當懶得解釋主角為什麼厲害的不行的時候,
就會安排個退役特種兵、退役情報員,譬如神隱任務的阿湯哥、即刻救援的連恩尼遜,
當然有某些狀況也必須讓他們變笨蛋,譬如有超級英雄或外星人的時候,
剛剛說的英雄全部變成廢柴。
有些設定已經變成常識,甚至約定成俗的規範一樣,
B班這群人不過就一群年輕小夥子,被舞台工人暗算也沒有威能全開,
站在美式足球員旁邊,顯得弱小平凡,種種都有違「電影常識」中的真實。
或者電影就該有某種呈現的模式,所以李安開頭還要特別提醒放開心胸來感受。
我猜想這就是許多人為本片感到沈悶之故,
對大兵主題的認知常識、對3D運用的認知常識、對李安的認知常識,
於是有說教片的評論,
可能最後得安慰自己800塊花得合理,而刻意放大那一兩個嚇到自己的3D亮點。
想想也無可厚非,
畢竟有些人對電影只是希望得到單純的娛樂,對真實的認知是紀錄片。
有人則希望得到更多難以言喻的藝術或人文感動(這也是種更多元深層的娛樂),
因此能步入故事當中,得到更深刻的感動。
個人並非李安鐵粉,但李安總是讓我感動,
經過電影更鮮明勾勒人物樣貌,我想也該再重補一次小說,會得到更多觸發。
不管美國票房怎樣,我覺得這部片值得大推。
===
看完電影,不知為何我一直想起戴姆班長總會提醒比利-保持警覺,
即使離開戰場,那些因為慾望而建構的虛幻,也像戰場上的子彈,
不知何時就交織而來,和平世界與戰場充滿著不同的危險。
Stay Sharp !
我的觀影心得可能是我安慰自己花八百而掰給自己爽的,
自己進戲院吧!
===
題外話,看這部片遇見野生余祥銓,
然後...沒什麼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