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我地電影節專訪(內有金馬短片放映資訊)

作者: AsukaLee (阿蘇卡李)   2016-12-08 17:20:42
新聞來源:網路獨立媒體《移人》
這對台澳夫妻集資辦影展、發行獨立電影… 想讓港澳影像作品被看見
http://mpark.news/2016/12/08/1799/
「我地港澳電影節」片單及放映時刻表
http://www.tosee.com.tw/seeingtheunseenff/
有放映《九月二十八日‧晴》跟《撞牆》兩部入圍2016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作品
撰文/AsukaLee
黃震宇(Nelson)及鄭雅芬(Philia)是一對年輕的澳門、台灣跨國夫妻,前者來自澳門聖安
多尼堂區(Santo Antonio),後者來自台灣台南。兩人目前共同在台北市經營「同喜文化
出版工作室」,代理發行台灣、香港、澳門、甚至流亡藏人所拍攝的獨立電影及紀錄片,
近期更策劃舉辦「我地港澳電影節」,是台灣第一個以香港、澳門兩地獨立電影作為主題
的影展。
值得一提的是,影展選定播映的八部片中,有一部就是剛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
的香港電影《九月二十八日‧晴》,另一部則是入圍同獎項的澳門電影《撞牆》,也就是
說,本屆最佳劇情短片入圍的五部作品裡,同喜文化在數個月前就選定要播映其中兩部,
讓人佩服這對夫妻精準的選片眼光。
然而,獨立電影及紀錄片皆屬冷門小眾題材,多年來同喜文化都處於艱苦經營的狀態,甚
至公司員工就只有他們夫妻兩人,但卻有一股信念,支持這對夫妻在推廣獨立電影的道路
上攜手向前,因為他們在香港、澳門新一代年輕影像創作者身上,看到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從學生成為跨國夫妻 非科班卻投入電影領域
1980年出生的黃震宇,高中畢業時選擇與許多澳門同學一起赴台灣升學,先在台北林口的
僑大先修班待了一年,之後進入台南的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因緣際會認識府城女孩
鄭雅芬。雖然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學校,個性互補的兩人逐漸產生好感成為情侶,進而在
2015年步入禮堂結婚。
雖然就讀理工科系,黃震宇卻靠著自學,練就一套創作音樂的功夫(他笑說是被電玩遊戲
「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系列」的配樂所啟發),也陸續幫一些學生電影製作配樂;
而畢業於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的鄭雅芬,求學時輔修影像傳播學系的課程,對電影產生
濃厚興趣,因此非電影科班出身的兩人,靠著熱情逐漸走上電影道路。
鄭雅芬回憶,她2008年大學畢業時,非常想從事電影工作,剛好在網路上看到林睿育所創
辦、專門發行紀錄片的「同喜文化」貼出徵人訊息,因此馬上寄送履歷應徵,順利成為工
作室一員,不過當時的同喜文化就是一間兩人公司,只有她跟創辦人兩位女性處理所有事
務。
2013年底,林睿育想把精力投入教育領域,便詢問好夥伴鄭雅芬是否願意接手經營工作室
?考慮了一陣子後,鄭雅芬決定扛起重責大任,繼續為「同喜」這塊招牌打拼。這時已經
是接案自由工作者的黃震宇,為了另一半的志業,把重心放在與鄭雅芬一起經營同喜文化

正式接手工作室後,兩人陸續代理發行了幾部紀錄片佳作,包括台灣導演李惠仁的《不能
戳的秘密二:國家機器》,以及流亡圖博導演阿旺曲培(Ngawang Choephel)的《追尋圖博
之歌》,而由於黃震宇有澳門地緣關係,兩人也開始接觸香港、澳門兩地年輕導演的獨立
電影,慢慢的,舉辦港澳獨立電影影展的想法,在兩人心中慢慢萌芽。
但這個念頭的產生,卻源自一個悲傷的理由。
紙醉金迷式的澳門發展 讓異鄉遊子返鄉像遊客
「現在的澳門,到處充斥著迎合陸客的賭場、酒店,整個地區發展得太快、太功利,很多
傳統店家都不見了,我每次回澳門都快不認得自己的家鄉,覺得自己像個觀光客。」黃震
宇用略為悲傷的神情,淡淡講出這段話。
澳門在葡萄牙統治時期,就以賭場文化聞名,1999回歸中國後,更是傾盡全力發展賭博業
,各個豪華的大型賭場如威尼斯人渡假酒店等,陸續矗立在澳門市區,來自中國及全世界
的旅客不斷湧入,造成當地房價逐年飆升,這些資本主義帶來的榮景,看在黃震宇及其他
澳門青年眼裡,卻是無止盡的憂慮。
「你相信嗎?在澳門買停車位比買汽車還貴,有些高級地段,甚至被炒作到一個停車位要
價1000萬新台幣!」黃震宇說,澳門現在的房價是他小時候的十幾倍,但人民平均薪資只
上升三倍左右,一般平民百姓跟台灣人一樣買不起房,只能「望房興嘆」,而大量造訪的
觀光客,也排擠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很多歷史悠久的特色餐廳、傳統小店都付不起飆漲
的房租而倒閉,取而代之的是專門做陸客生意的珠寶店、精品店。
澳門所面臨的衝擊,程度不亞於鄰近的香港,然而黃震宇說,香港人在傳統上比較敢發言
、敢衝撞,在中共的政治壓力下,仍出現雨傘革命這種震撼全世界的社會運動;相較起來
,老一輩澳門人個性上比較溫和、內斂,許多澳門人雖然對時局不滿,但大部分隱忍在心
,台、港兩地民眾上街抗議的舉動,在澳門不常發生。不過近年來,許多澳門年輕人已跳
脫上一代的思維,開始關注社會議題、甚至組織社運,如2014年的「反離補運動」,象徵
新一代的澳門人拒絕成為默不吭聲的一群。
諷刺的是,這種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遷,卻意外提供港澳兩地影像創作者源源不斷的創作養
分,許多關注港澳社會議題的獨立電影及紀錄片,近年來都在世界各地影展發光發熱,如
前述提到的《九月二十八日‧晴》及《撞牆》,都是這個氛圍下的產物。
「這是一個變化太快的年代,然而卻是一個適合用影像來記錄的年代;而我們的任務,就
是讓這些影像作品在台灣被看到。」鄭雅芬用短短幾句話,道出夫妻兩人決心舉辦「我地
港澳電影節」的緣由。
今日港澳,明日台灣,這不只是一句抗爭標語,而是這對年輕夫妻活生生看到的時代影像

關注港澳獨立電影 群眾募資籌經費
舉辦港澳獨立影展的想法在2014年產生後,兩人開始密切關注香港及澳門的獨立電影。香
港方面,由於當地拍電影風氣興盛,年輕導演都會用網路行銷作品,因此兩人如果看到覺
得不錯的獨立電影,就直接透過臉書聯絡導演,詢問播映事宜;澳門方面,鄭雅芬透過一
位當地記者介紹,認識「拍板視覺藝術團」團長朱佑人,「拍板」是澳門資深的民間電影
推廣團體,朱佑人更具有製作人及導演身分,因此他聽到這對夫妻想在台灣推廣澳門電影
時十分開心,便大力協助接洽許多澳門導演,兩人便是透過此管道認識《撞牆》導演孔慶
輝。
2016年中,黃震宇及鄭雅芬認為辦影展時機成熟,便以廣東話的「我地(我們)」為名,
籌備在12月舉辦「我地港澳電影節」,象徵台、港、澳三地民眾的命運密不可分,希望台
灣人觀看港澳獨立電影之餘,也能從中思考,寶島上2300萬居民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但辦影展需要經費,兩人粗估約要20萬台幣,對於這間迷你公司來說是不小的負擔,於是
兩人透過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籌措了一筆資金,再跟戲院洽談「合作交換」的票房分紅
方式,讓影展成本降到最低,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打游擊」東拼西湊,加上許多熱心人
士的幫助,終於讓「我地港澳電影節」得以在12月中準時開幕。
談到這次與《九月二十八日‧晴》及《撞牆》兩位電影導演接洽的經驗,兩人表示,前者
的導演應亮(中國籍、現流亡定居香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實力派導演,個性謙和,不吝
於與後輩分享寶貴經驗,最近獲得金馬獎實至名歸;而後者的導演孔慶輝,擅長用劇場手
法呈現電影氛圍,而兩人更爆料,曾經來台留學的孔慶輝是一位有十年資歷的「PTT鄉民
」,至今仍透過PTT默默觀察台灣年輕世代的想法。
影展精選八部片 部部是強片
「除了上述兩部入圍金馬獎的作品外,影展其他六部片也很優秀,絕對不容錯過!」黃震
宇及鄭雅芬介紹,像香港紀錄片《未竟之路》的兩位導演,本身就是參與雨傘革命的成員
,因此這部片是用極近的距離觀察,香港學生是如何組織並參與這場驚天動地的社會運動
;而澳門短片《城牆外》,更是少見討論環境保育、社會住宅政策問題的紀錄片,必定能
讓面臨同樣問題的台灣觀眾感同身受。
目前「我地港澳電影節」主要透過臉書及網路宣傳,也印製許多宣傳海報寄到北台灣各地
的獨立書店、咖啡店增加曝光,鄭雅芬笑說,最近她們剛好沾了金馬獎得獎作品的光,來
詢問影展資訊的網友變多了,而11月27日在桃園舉辦的先行放映場,進場的觀眾比她們想
像中還多,因此兩人十分有信心,12月10日正式在新北市板橋區「府中15戲院」開幕的影
展,八部作品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
從留學生成為新住民、從非科班成為獨立電影推手,黃震宇及鄭雅芬這對年輕的跨國夫妻
,選擇了一條並不好走的人生道路,然而就像她們的公司名稱「同喜」一般 ── 當燈光
逐漸暗下、布幕慢慢拉起、放映機器將電影工作者的心血投射到大銀幕時,那種全場觀眾
跟著影片劇情又哭又笑的「同喜」氣氛,對電影推手來說是難以形容的感動,也是夫妻兩
人在物質條件不豐的生活情況下,所獲得最大的回饋與成就。
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得獎作品:《九月二十八日‧晴》電影預告(導演:應亮)
https://youtu.be/YS5EO2CVpIs
第5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入圍作品:《撞牆》電影預告(導演:孔慶輝)
https://youtu.be/JbDhWQujE-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