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對共鳴可以這樣解讀…
1. 台灣人雖然表面在追求小確幸,其實心情是苦悶的,對未來是不安的,是嚮往以暴制
暴的…所以即使做到本土化,但如果只做正面描繪,或者太過理智壓抑,可能就不夠有共
鳴。就算不管我上面說的屁話,悲劇的感染力更容易讓人有共鳴的感覺。
2. 像賽德克巴萊那樣死光光的劇情夠悲劇了吧?作為喜歡歷史的人,我算是對賽德克巴
萊有興趣的,但說真的…賽德克族終究是少數族群,比較難做到所謂的「共鳴」。比如上
一篇作者提到的《危險心靈》《魯冰花》,一個是中產階級的國中生,一個是鄉下的小學
生,相信很多觀眾都能從自己或身邊的人身上找到這樣子的人。
所以我猜想,應該要拍令台灣有閒錢看電影的人們都感到不安(但又不能太黑暗)的題材,
會比較能產生普遍的共鳴。
當然成功與否還是要看技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