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選定這部電影
很大的原因是我最近看完的作品剛好有類似的劇情
也有我喜歡的爵士曲風
於是想進電影院體驗現場的魅力
看完後發現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電影評價:4顆星
《關於音樂》
之前有用音樂媒體聽過原聲帶
整體來說相當精緻
現場觀賞時更能沈浸該曲目的氣氛中
有好幾幕會想要跟著唱
或是站起來鼓掌
不過當我意識到自己是在電影院裡
才抑制這股衝動
片中塞了不少爵士樂/歌舞片/當代流行樂的元素
如果要完整體驗音樂和劇情的呼應
可能要稍微了解這些曲風的背景
平常有聽一些爵士樂
有發現幾個有趣的喬段
1.
Seb和Mia開始聊到爵士樂的時候
Mia對爵士樂的理解就是Kenny G
其實是在吐嘈一般人對爵士樂的刻板印象
所以當時Seb的表情蠻微妙的
(那段我看了有笑出來 結果旁邊靜靜的 讓我有點尷尬..)
2.
Seb向Mia說他的夢想是開間爵士樂餐廳
因為他很崇拜 Charlie Parker
店名要取名"雞肉串"(Chicken on a Stick)
這部份跟 Charlie Parker 的綽號"Yardbird"有關
(Yardbird 就是養在院子的鳥,其實就是雞)
3.
Seb在森巴餐廳為何排斥照本宣科彈奏鋼琴
因為"即興演奏"是爵士樂蠻重要的元素
拿掉就少了該音樂趣味性了
(有看過音樂部落客分析,該段落是爵士鋼琴手Bill Evans
對於聖誕節還要彈應景歌曲的嘲諷)
《關於劇情》
雖然音樂很出彩
但有些歌舞畫面在劇情中出現
讓觀賞節奏變得有些生硬
Mia 和 Seb 初相識在夜色中跳舞
以及在天文館約會的喬段
我有瞬間出戲的狀況
好在中後段故事安排得當
不至於讓整部電影失色
最後Seb在自家餐廳給Mia演奏的畫面
兩人眼神對到的瞬間 我一度泛淚
這是結尾中最難忘的地方
而這部電影的主軸
我想最多人共鳴的點
就是男女主角在現實與夢想的掙扎吧
出了社會和談過感情的人看了會很有感
因為這可能是現代人最難解的課題
我在想難道麵包與愛情真的不可兼得嗎?
如果Mia 願意和 Seb 維持遠距離愛情有何不可?
或者其中一人賺到錢去資助對方圓夢也是方法
不過我想時間、金錢和事業的現實壓力
把他們的關係壓垮了吧
加上雙方情感支持的需求有落差
縱使兩人都是最理解對方夢想的人
卻不代表最適合對方的人
人生就是如此
不是每個階段的選擇都能完美
值得慶幸的是男女主角都能找到自己的歸屬
帶給我們一場看似不完美,卻又完美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