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網誌版:http://seasonsofdays.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25.html
「就算沒有成為什麼大人物,我們還是有活下去的意義。」
──《戀戀銅鑼燒》小記(可能爆雷)
最近看了從多利安助川作品改編的電影《戀戀銅鑼燒》,起初完全不知道是這樣的片
,還以為是淡淡的戀愛作品……,結果不是。如果知道是這種議題的話,或許會用不同的
心情來開片吧。
故事是這樣的:
男主角是「小春」銅鑼燒店店長,沉默寡言的店長先生,做著不怎麼好吃的銅鑼燒,
過一天算一天地過著日子。有一天,76歲的婆婆(?)德江來了,德江說想在這裡工作,店
長一開始當然拒絕了,後來吃到德江親手做的紅豆餡,驚為天人。店長決定邀請德江一起
工作,從不自己製作紅豆餡的店長,從此踏上「愛的紅豆餡」之路(誤),被德江的生活
態度感動,慢慢地產生了改變。
看下來有幾點可以討論,一是店長的更生人身分,二是德江的痲瘋病人身分,三是紅
豆餡的意義。
最初知道更生人這名詞是因為看了李滄東的《綠洲》,更生人是指被釋放的囚犯,有
幾部韓劇也有探討過這個主題,像是《仁順真漂亮》《魔法麵包屋》,這些作品都有描寫
更生人在出獄之後面對的人情冷暖,當然,大多是冷的。
店長先生之所以那麼沉默,總是一臉憂鬱,或許也是因為抱著放棄治療的心情面對人
生吧。不管怎麼努力,都不可能變好。
結果這樣的店長,被患有痲瘋病的德江救贖了。
如果店長的心情也能算是病的話,他是病在心裡,而德江是病在身體,一個不能被清
楚地看見,一個是被看見了,還會讓人害怕。可是,德江是個溫暖的人,真實地在生活的
人。
「紅豆餡必須自己親手做啊……」因為德江的提議,店長先生開始提早四小時上班,
就為了做出用心製作的紅豆餡。
原本都是依賴現成紅豆餡的「小春」銅鑼燒店,加上包了誠意製作的紅豆餡就翻身了
,突然有好多客人來排隊,還以為生活會這樣一帆風順下去。但還是不夠,這樣現成的成
功根本就跟打電話就送來的紅豆餡一樣,遠遠不夠啊!紅豆餡就是要自己做啊,還要去聽
豆子在水裡煮的聲音,好像呼吸一樣,去傾聽,去感覺,那些存在於生活裡的小細節,都
要用心感受。
德江的痲瘋病人身分沒多久就傳開了,「小春」的生意掉到谷底,店長也承受不住壓
力,委婉地請德江回去。
但,事情仍然沒有變好,生意沒有好轉,讓店長成為店長的老闆娘還帶了看來很難搞
的姪子過來,說要將店改裝為大阪燒+銅鑼燒店,因為欠老闆娘一份恩情,店長除了接受
,別無選擇。
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子的,好像真的一切都不順遂,好像面前只剩下死路了吧。德江
展現的卻是另一種姿態。
她說到自己小時候的事,她跟哥哥一起搭車來這裡,哥哥說德江可能是得到痲瘋病了
吧,他要把她丟在這裡(療養院),於是她再也沒回過家,她一直念念不忘母親當時為自
己準備的紅豆飯,哪裡還能找到那樣好吃的東西呢?或許因為這樣,她才會做了50年的紅
豆餡,一定很想再找到那個滋味吧。
明明是被迫生活在這個區域內,德江卻能提起勇氣請店長雇用自己,努力來到陽光底
下,店長卻是在陽光底下,努力地躲進陰影裡呢。兩個人像是(可愛的)反差,兩個人都
經由對方得到了一點救贖。
至於紅豆餡呢。
大概是某個歲數之後,我發現食物這東西,跟生命息息相關。所以,能夠為自己料理
是最好的,親手去感受食物的冷暖、形體,想像牠存在時的時候,如此一來,就能帶著感
謝的心去對待它,烹煮的時候也好像在對待誰一樣,靜靜地聽它說話,這種時候,飯菜總
是能做得特別好吃。聽他說話的時候,心也能好好地靜下來,特別舒服。
這樣去料理紅豆餡的過程,我以為那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現。德江是認真地,細心地
面對生活裡的事,她是在乎的。雖然很微小,甚至說來有點可笑,但這樣的小事,卻是能
夠改變人心的一個小小基石。從這裡踩上去,不知道能走到哪裡去呢,就這樣走走看吧?
有時候這樣小小的想法,反而為自己帶來一連串的效應,非常有趣。
* *
電影最後有一段德江的口白,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或許對於想放棄治療的人們來說
,這是最大的治癒了:「就算沒有成為什麼大人物,我們還是有活下去的意義。」
本片的導演是河瀨直美,聽過這個導演,似乎是《沙羅雙樹》這部作品,就這部片的
呈現來說,拍得很美,尤其櫻花完全犯規。
多利安助川的厲害之處在於很能抓住那種日常中的鬱悶心情,然後給你一個光亮,不
小心就為那道光淚流滿面了,真是過分。
《戀戀銅鑼燒》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NbxNMHhUU
補充資料:
《Fa電影欣賞》主編徐明瀚談《戀戀銅鑼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tIqhGwL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