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請於連結:http://kevinmoleaf.weebly.com/text/-under-sandet
永無止境的開始,粉身碎骨的青春
戰爭的可怕,幾乎在歷史上重演無數次,卻不知為何人類始終無法清醒,因為私利而開啟
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轍。其中一戰和二戰兩場世界大戰的慘劇應該深植人心,尤其是二次
世界大戰中納粹的恐怖更是給人們當頭棒喝。而戰敗之時,有些事情並無法隨著戰後而離
去。改編至丹麥最慘痛的黑歷史,最不想面對的受國際譴責的事件,一九四五年時,德軍
戰敗,丹麥沿海埋了數百萬枚戰爭留下的地雷,德國的少年兵被迫得將這數萬的地雷清楚
,才能返回家園,而以肉身拆除地雷的少年們,能全身而退的到底能有多少人。
有時候並不一定得拍攝槍林彈雨的戰爭場面,才能讓世人知道戰爭的可怕和荒謬。台灣導
演李安就拍攝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用被美國人稱為英雄的小隊回國參加一場球賽宴
會,諷刺性的表示無意義的戰爭,與戰場上年少士兵那難以承受的心境。日本放送協會晨
間劇也多次以橫跨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描述不同人物故事為主軸,像是《糸子的洋裝店
》、《花子與安妮》等都有著反戰與和平的思想,在戲劇中展現。
而對於二次世界大戰本身反省透徹的可能是原納粹鐵十字之國德國,一直到現在德國從教
育到生活,都還不斷的提醒與反省當年的慘案和悲劇。而這也讓世界各國人民開始有了不
一樣的思考,例如關於人種歧視與女性權益,甚至同志運動與原住民土地,各種不同的反
思性。在戰爭中德國固然為侵略國,併吞周圍諸國絲毫不留餘力。而當戰敗之後,各國對
於德國的譴責;國家的債務和善後工作等,並未讓德國成為歷史的追憶。
戰爭結束後,並不表是一切都結束了。改編史事的《拆彈少年》電影更是證明了這點。故
事以一九四五年,痛恨德國軍隊的丹麥士官長卡爾接受長官的指示,帶領一群德軍,清理
丹麥西海岸其一的上萬枚地雷。沒想到卡爾一到現場卻只看見稚嫩的少年兵,這十幾位少
年必須將海岸清楚完畢才能消除戰犯身份,重返德國家鄉。而拆除地雷的拆彈少年們沒有
工具,只得徒手完成工作,隨著一天又一天與死神賭命的日子,到底最後能返鄉的少年會
剩多少。
《拆彈少年》這電影題材從開始到最後都非常有意思,有別於一般觀眾熟知的二戰電影,
在故事中不在講述戰爭,而是敘述戰後。加害者與被害者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此逆轉,以更
接近真實審視的戰火過後的角度,還敘述這場二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濫觴,與讓人淌血
的悲劇。電影鏡頭用了許多特寫與遠景,甚至在部童少年的臉部特寫中,帶出這群未成年
孩子每天面對死亡的恐懼與絕望的雙眼,完全一改過往,一昧將德國士兵視為兇手的立場
。
如同過去一體兩面的軍事片《硫磺島的英雄們》和《來自硫磺島的信》中所敘述關於戰場
的軍人。你很難去只單用好人壞人去區分這戰爭中的所有士兵,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立場,
為了國家、為了團隊、為了活下去。在《拆彈少年》前我們都知道德國對世界做了什麼,
但我們卻不知道世界對這些德國還未成年的青少年士兵又做了些什麼,甚至讓丹麥留下如
此不堪的歷史罪行。拍攝此片的導演認為該是把這被人所遺忘的歷史故事,攤在陽光下的
時候了。
北歐丹麥,一個如安徒生童話般美好的國度。而《拆彈少年》這部電影並非想揭丹麥的傷
疤,而是要丹麥國家認清自己的黑暗面,與德國合力完成的這部電影,是再一次讓世界引
以為戒,戰爭的可怕性不只是戰場,而是那永不痊癒的傷疤。而現在德國少年戰俘的掃雷
工作,值到二零一二年才除完海岸上所有的地雷,但在丹麥宣稱自己為無雷國家之後,又
再次發生地雷爆炸事件,而這次的炸響,就像是對於第二次世界戰爭中那無法抹滅的疙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