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

作者: leila (Lizzy)   2017-01-19 14:57:46
◎《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 - 不拿槍的軍人
圖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828337
《鋼鐵英雄》算是一部非常傳統的戰爭片,並且延續導演梅爾吉勃遜的「傳統」
,有宗教與暴力。如果看過他的過去作品,就知道他不怕展示暴力與皮肉苦,如
果很怕看到這類畫面的朋友,請自行斟酌。
本片是依據一件非常神奇的真實故事改編,Desmond Doss(安德魯加菲)是虔誠
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Seventh-day Adventist)教徒,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後,他
執意從軍卻因信仰與其他個人因素而拒絕拿槍與殺人。受盡上級與同袍刁難與排
擠後,他卻在一場凶險的關鍵戰役中,救回許多受傷同袍。
《鋼鐵英雄》與其他戰爭片最大的不同點,是它的主角不是善於攻擊與作戰的軍
人,而是一個發誓不拿武器、不殺人的軍人。本片先探究Desmond本人對暴力的
看法,再將他的個人特色帶入一個更大的主題──好軍人不是只有一種模樣,有
能力的團隊裡不一定只許有同一類人。
Desmond從小就面對不少暴力慾望──包括他自己與父親的,也因此很早就體會
到暴力帶來的後果,故選擇排拒暴力,更不願意殺人。至於在戰爭中殺人,是否
應該叫做「特例」而不是謀殺?Desmond的軍中同袍辯稱說那是自我防衛、是保
護自家弱小,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這種解釋可以不斷擴大,戰爭兩方都覺得對
方是邪惡的、要保護自家人被惡人所欺,所以可以殺,美國人認為這合理,日本
人也認為這合理,這樣推論解釋下去,人類即使每天打仗殺到人口死一半也是很
合理的,都是對方太邪惡,大家都沒有謀殺,只是保衛同胞。但善惡哪有那麼簡
單,我們又哪有權定義善惡?在戰場上,哪種殺叫做謀殺、哪種殺叫做保護家園
?那些被殺害的「敵人」大多也只是在保家衛國、家鄉也有長輩妻小為他哭泣。
在Desmond的觀點中,暴力就是暴力,他明白別人動手的無奈,但他不想成為其
中之一。
Desmond父親則成為Desmond極端反暴力的重要對照:父親眼睜睜看著太多朋友死
在戰場上,這種經歷令他下半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輩子都走不出來,並把自
我厭惡與憤世情緒,全發洩到妻兒身上,形成暴力循環。Desmond則決心打破這
循環,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暴力都不還手,讓一切到此為止。後來他在戰場上的
行為,更等於彌補了父親的遺憾,把許多原本被丟在戰場上慢慢等死的朋友救回
來。在戰場上,不僅殺敵、攻地等等行為能帶來貢獻,救回自己的弟兄、減少傷
亡也是重大功勞,而且需要的勇氣、冒的風險可不比奮勇殺敵還少。
這就帶到另一個主題。在團體中,為了達到共識與效率,自然會要求團隊裡的個
人遵守某些規章與習慣,在需要出生入死的軍隊裡更是如此。但是這種「一致性
」要做到哪種程度,才不會扼殺不同的個人所能貢獻的不同價值?誰又能想到,
連把槍都不願拿的小兵,可以為同袍帶來如此大的安全感與實質幫助?再往社會
、國家、人類這個物種的角度去思考,會發現多元與包容的重要,也許在不同的
危機與改變下,「不同」的人正是帶領大家平安度過的關鍵呢。
導演梅爾吉勃遜已經好多年沒有作品,這回重出江湖導了《鋼鐵英雄》,後半戰
場戲拍得比前半段的文戲好,戰場上的暴力氣氛很有臨場感。當然他還是不忘增
添一些宗教意象,例如Desmond受傷,被從鋼鋸嶺吊下山時,梅伯利用拍攝角度
,讓Desmond看起來不像在下降,而是上升,宛如將進入天堂。梅伯過去的歧視
言論、暴力行為,曾經令我很不舒服,不過後來知道他深受躁鬱症與藥物酒精濫
用所苦,也許他心理生了病,影響了他的言行,從這點考慮的話,我是願意包容
的。而且他也有努力尋求治療、以及盡可能彌補過去的傷害,希望這位有才華的
電影人未來還能帶來新作品。
電影片尾有段Desmond Doss本人錄影訪談,看了這段之後,我覺得安德魯加菲詮
釋得挺傳神。此外,泰瑞莎帕瑪、雨果威明、山姆沃辛頓、Luke Bracey等也表
現不俗。不過,最讓我眼睛一亮的是文斯范恩,他在一開始是個樣板教官模
樣──以折磨菜鳥軍人為職志,不留情面,歧視所有不符合「雄壯威武男性」特
質的人,但在某次霸凌事件之後,他話題一轉,勸Desmond說這已經是關乎個人
性命,不想看他白白送死,拜託Desmond自行退役,這一幕的文斯范恩眼中閃耀
出溫和光芒,讓人發現他其實有慈悲的那一面,他若有錯,犯的錯不是殘忍,而
是沒能看得見Desmond意志上的強悍。最近常常在無趣喜劇中迷失的文斯范恩,
終於又找到能好好發揮的機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