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了緬甸的豎琴。一直想看這部是因為,我之前看了一本書叫做《消逝的日本》,
是一個外國人對日本的文化觀察,最後的章節作者表示也許在東南亞可以找到古代的日本
,而(成書時)還未開放的緬甸是東南亞最後的淨土。於是我就莫名帶著這樣的觀點看這部
電影……當然還有感謝電影版版友的推薦。
日軍一個小隊在緬甸的村莊像是觀光團一樣的被村民接待,結果突然遭受敵軍的包圍,日
軍躲進隱蔽處,兩方正劍拔弩張之時,一個兵叫做水島的忽然彈起他自製的緬甸豎琴,彈
奏的是世界民謠的旋律。眾人聽到了對方以歌聲回應,還以為是自己人,不過仔細聽唱的
是不是日語。可能是受到歌曲的感動,這個小隊很甘心的投降了……但也可能是因為平時
花了太多時間練習合唱導致戰力不足的關係。眾人投降之後才知道,其實戰爭已經結束了
。水島之後被英軍派去勸降另一個日軍部隊,但整個連要先被移到戰俘營,於是水島就跟
他的隊伍分開了。水島究竟能不能完成這艱鉅的任務呢?
電影的開頭,大概就足以說明我對這部片的兩種感覺。因為歌聲過於好聽像是舞台劇、同
時有著像是繪畫一樣相當到位的視覺衝擊,讓電影就像是精雕細琢的藝術品,顯得不真實
。但是因為懸疑緊張的氣氛還是製造得頗為吸引人,使得藝術化變得不那麼討厭。電影的
開頭,觀眾彷彿只是站在一個旁觀的視角目睹一個不尋常的場面,當故事進行到水島出任
務卻還是能夠很自然的投入角色中,心情隨之起伏。但此時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砲彈,可以
這麼準確造成山洞裡就主角一個人不死……
之後出現了上尉的視角。小隊到達戰俘營後被指派去做一些造橋修路的工作,當眾人齊步
走過橋時,迎面而來一個僧侶。有人覺得他長得很像水島,但僧侶卻一言不發的向另外一
個方向快步離開。他到底是不是水島呢?他為什麼沉默不語呢?很快的觀眾就了解了水島
扮成僧侶的歷程。上尉很希望水島可以跟大家一起回日本,但水島卻始終不發一語,只用
豎琴、鸚鵡,和一封看起來寫得很誠懇的、又臭又長的信來回答。
在電影的尾聲又突然出現了新的視角,其中的一個不起眼的隊友突然開始內心獨白:「水
島是不是永遠不會回來呢?其實我本來也不怎麼關心水島,現在也並不關心水島……我只
是一直在想,要怎麼跟水島的家人解釋呢?他們會怎麼想?」
我覺得無論如何終究還是會喜歡這部片的原因是,它有很多由影像傳遞的訊息,會讓人感
覺故事並不是完全只在敘述裡、讓人有一種可以自由進入電影影像的空間。比如說那些同
樣不說話的佛像……為什麼緬甸的佛像長得那麼可愛呢?
就我的感覺,留在緬甸當和尚的故事雖然可能不是史實的寫照(據說主角的原型人物後來
是回到日本當寺廟住持),卻是某種真實的心情的寫照。在踏過叢林與屍體之後,有的人
仍然盼望回到原來的生活,像最後的那個士兵那樣的眾人,想著也許還能夠騎著腳踏車去
看場電影、想著一般民眾怎麼想;但有的人卻是由內而外的徹底「回不去了」,回不去群
眾、回不去正常,走向孤獨的道路。
但誰又能回得去呢?回到文章開頭……如果說緬甸還藏著日本久遠的記憶,也許留在緬甸
反而是一種歸鄉,回到日本的隊友們踏入戰後的日本,或許終將在時代的劇變中繼續漂泊
、迷失,也說不定。
如果說日本電影做作,其實這部電影也還蠻做作的,搞不好日本電影比較適合黑白?
然後我莫名聯想到據說蠻有名的導演賈木許的《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