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97986763
(手機拍版抱歉)
我好喜歡《海邊的曼徹斯特》,好喜歡這部片的氛圍,以及劇中角色們經歷的療傷之旅,
不論是主角李錢德勒、前妻蘭蒂,或者是小派、小派母親都好,有些人離開了,有些人回
來了,而有些人則注定離不開,但不管來去的方向為何,他們都與Manchester-by-the-Se
a這座小城市有所聯繫,是切也切不斷的。
電影運用大量插敘來拼湊全篇故事,也慢慢地向觀眾訴說李錢德勒這個人,究竟曾發生過
什麼事,才使得他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在波士頓當水電工的李錢德勒,某日接獲哥哥喬錢
德勒過世的噩耗,儘管心裡百般不願意,他還是放下手邊一切回到家鄉。在處理後事的同
時,李卻發現喬的遺囑中,竟將他委託為其兒子、派屈克(小派)的監護人,過往的種種
逐漸湧上心頭,這個看似沒什麼的喬的安排,卻是李一輩子好不了的痂疤,而在猶豫是否
接下這重任的日子裡,也是李重新思考與檢視自己過去的絕佳時刻。透過與小派的相處,
還有兩代間的思考模式與價值觀的差異,李塵封已久的內心悄悄地敞開了...
「我的心已經死了。」
蘭蒂與李相逢後談論著過去,因為自己的疏失所釀成的悲劇再度浮上心頭,他責怪自己,
於是他離開這裡;她責備自己,但是她還留在這裡。蘭蒂還愛著李,卻無法繼續這段感情
,明明她可以沒有錯的,可是心裡滿載的愧疚感無處可去,只得壓抑在心底等待時間沖淡
、等待被原諒,她認為是她造成對方心上的傷痕,可是他的世界早在多年前的那時候崩解
了。心若碎了可以黏補,但心死了怎麼辦?
你我都明白,有些事情、有些經歷是會跟著自己一輩子的,不管好的還是壞的,總會像影
子一樣緊跟在後頭,每每一回頭看見腳底下的影子,都像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回頭」,所
以為了不再傷心一次,只好選擇無視而繼續往前,即便哪天記起了,還是沒辦法解開那個
結。原本我以為最後李會走出來,接下這個擔子,結果並沒有。他選擇了放棄監護權,我
可以理解他的決定,但從他與小派達成的協議來看,他是終於有勇氣踏出向前的第一步的
,哪怕很小步。起初他把小派當成小孩來看,因為在他印象裡小派仍是那個個頭小小的、
與他還有喬跑到船上釣魚的小男孩,東管西也管,像極了嘮叨的父親,我想他是把他來不
及長大的孩子投射在小派身上了吧,而最後他決定把喬的遺產交由小派自行處置,是否能
將之當作李已讓小派「長大成人了」?他替喬照顧小派,實際上卻是反過來的。
希望李能夠重新振作起來,應是喬這份遺囑的真正用意吧。
《海邊的曼徹斯特》幾乎橫掃了今年度的所有男主角獎項,幾乎可以篤定飾演李錢德勒的
凱西艾佛列克將會在今年的奧斯卡佔有一席之地,甚至可以百分百確定是躺著5
上台領獎致詞了,畢竟奧斯卡不像金馬獎處處有驚喜,年年入圍的都是在各大獎項有所斬
獲的影星,加上眾獎項一致排開,男主角百分之九十都是凱西艾佛列克,如果他又能搶先
在金球獎上稱帝,那今年其他男影星可以說是注定陪榜了。
看完《海邊的曼徹斯特》後,不難理解為什麼凱西艾佛列克的演技如此受到推崇,他將角
色於事件前、後的性格轉變詮釋到位,從本來生性樂觀的大男孩,變成恍如抽去靈魂般的
空殼,平時每一句每一字毫無情緒起伏,有的時候卻又在小地方動怒,這看起來似乎不難
演繹,但這種必須壓抑角色情緒的表演方式反而最難,因為他要做到「精準」,不能多也
不能少,多了會令人反感;少了卻又無法引起觀眾共鳴,要用這樣一個可說是極無趣味性
可言的男子來去說服觀眾實為不容易,至少我被他打動了。
而名義上的女主角、蜜雪兒威廉絲,她所演出的李的前妻蘭蒂戲份極少卻有著畫龍點睛的
效果,同樣也是屬於壓抑自身情緒而後一口氣爆發的內斂型角色,令她在極短篇幅裡迅速
抓住觀眾目光,她最後在李面前的潰堤,成了李最終所做的決定的導引點,也是本片最充
滿張力的戲。她與凱西艾佛列克同樣入圍金球獎,基本上奧斯卡入圍也是有望,但我自己
是覺得要想獲獎,還是沒那麼有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