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xslack (靠近你還愛著我的溫度)
2017-02-11 20:35:42最近看了「擺渡人」跟「健忘村」兩部華語片,該說製片方對華語片的觀賞族群沒有信心
嗎?這種充滿暗喻的片子跟想說理的片子,應該沒有必要都拍成賀歲片類型吧…
兩部的題材都算新穎有趣、不落窠臼。結果硬生生的在要「拍的好笑」的最高指導原則下
淪為頭尾不通的爛片,很是可惜。與其說是導演功力不足無法駕馭想拍的題材與笑梗結合
,不如說一開始就不該把片子往這個方向去走,徒增拍攝難度。
華語片這類的濫觴當屬「讓子彈飛」,它走出了一條前人未曾走過的路,而且走的精彩,
走的經典,至今仍令人回味無窮。「健忘村」則多少有種畫虎不成反類犬之感,諸多影評
把它背後的寓意轉折寫成密密麻麻大長篇,但實際的觀賞經驗只帶給我WTF的觀後感。
一部好片最基礎的要求,是好好說故事。不要求像是「同盟鶼鰈」一般,把一個觀眾都猜
得到的故事發展的片演的驚心動魄、令人揪心。但你至少要把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嘛!觀眾
不是不能接受一部片背後藏有深意、富有內涵,觀眾是不能接受一部片根本就沒有打算好
好說故事。整部片前後劇情根本兜不起來,還硬要說這是創新要國人支持國片,就只能很
不好意思發篇文章打槍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