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使用電腦版的排版來看,如用手機版排版可以接受那就好棒棒)
因資料有點點多,目前應該會分成幾篇來談~這系列文章是給喜歡這部電影(或配樂)的觀眾,因裡頭會談到一些古典音樂的近代風格流派,想略知一二的可以看,想踢館的敬請賜教(隆重貌)。
首先會關注到這位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是因為年末將要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的配樂也是由他來寫(嗚嗚「銀翼殺手」的畫面跟音樂好棒QAQ 太有特色了),為了想略窺一二(或是看他有沒有可能毀了這部續作XD),遂轉而搜尋他近期的作品,便看到了「異星入侵」(Arrival)(好棒棒,導演還同一個,一起驗貨XD)。而歸功於Spotify,讓我可以在上映前就去聆聽,一聽就覺得真是妙,而看了電影之後,真的是妙妙妙啊(詞窮)。
在我之前回文當中所提到的,目前網路上可以找到蠻多這位作曲家對於Arrival的訪談,其中一篇由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撰寫,裡頭提到他關於為什麼要用「na, na, na」這樣的人聲來做呈現(我試著以爛爛的英文程度翻譯):
「我想將人聲當作此部配樂的主要樂器,因這部電影便是關於語言和溝通,但我要以不同的方法來使用人聲…而在尋覓新技法上,我受到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影響很深-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的《調和》(Stimmung,德文,為1968年的作品,在此為國內期刊其一翻譯)…以及聽了許多頻譜樂派的音樂(Spectral Music)…」
恩,是不是看到一些無法理解的陌生字眼?沒關係,就跟我無法理解波霸綠茶為什麼可以賣40元一樣(亂比喻),請容我在下篇繼續為各位解釋...
參考資料: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16/nov/26/arrival-johann-johannsson-soundtrack-oscar-nomin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