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救命解藥》再看《她的危險遊戲》,第一個感想是森林駕駛「鹿飛出注意」,不論德法都一樣。第二個感想才關於劇情:身處社會桎梏下的苦悶心靈,要從渾渾噩噩中勇敢走出來,還是要看見一個鏡中的自己呀!對我來說《救》片就是資本城堡王子邂逅封建古堡公主、而《她》片則是感情強暴犯遇上性虐強暴犯。
http://imgur.com/1JG1zQC
令人窒息的社會,像螞蟻一樣的庸碌人們總是在生活中你壓迫我我壓迫你,家庭親友生活只要三言兩語就可以雞飛狗跳,本片 Michelle 就示範了玩死大家的蕭婆身段。看 Michelle 對待自己最在乎的親人友人都冷嘲熱諷吊胃口,卻藉著挖出感情空缺緊緊綁住大家對她的感情眷戀。是否,窒息社會裡的病態心靈已喪失了愛人的能力、只能透過傷害來經營感情?這種傷害心靈的虐愛,和傷害身體的性虐或強暴式性愛,是否有三分似曾相識呢?
http://imgur.com/cCHLaGR
貓咪
本片以貓咪為開場第一鏡,貓咪 Marty的四場戲分別是:(1) 睜大眼睛看主人被強暴;(2) 跑到主人面前若有深意地連喵了好幾聲、主人回憶當日後捧牠起來「不用挖眼睛、好歹幫我抓傷壞人」;(3) 有小鳥掉在地上直接張口吃,讓主人救回;(4) 主人回家關了窗,貓突然跳出來。四場戲,感覺貓都好像想跟 Michelle 說什麼話,也彷彿了解一點 Michelle 從不表達出來的心思。「貓」這意象出來,就讓我想到貓捉老鼠,一種欲擒故縱的遊戲;拿來檢視 Michelle 對待別人的冷面身段,是否也是她對所愛之人欲擒故縱的「危險遊戲」呢?
貓咪 Marty,看見主人被強暴卻被強暴得彷彿找到慰藉,是否心有靈犀感到了主人的老鼠情結?看見主人在外狠電兒子、員工、前夫、母親後回到家裡,是否心有靈犀感到了主人的貓捉老鼠身段?吃小鳥卻逼得主人出手救援、花了一晚上直到無力回天,是否驗證了主人心底終究有那死也不表露的愛心呢?主人關窗回家貓咪跳出,是否在提醒主人「另一個你就在窗外」呢?
http://imgur.com/s4Tdagb
面具
這片除了女主角雨蓓縱貫全場之外,全部配角表現立體,橫向架構出女主身邊的虐愛世界。而稱得上男主角能與雨蓓分庭抗禮的還是 Laurent Laffite de la Comedie Francaise,雖然不知為什麼後面要加個「法蘭西喜劇院」,無論如何他真是法國天菜呀!令人想把 2016 坎城開幕閉幕找出來好好欣賞。強暴犯 Patrick和玩弄別人的 Michelle ,恐怕是一見如故的同路人。
好男人 Patrick戴上頭套面具狂風暴雨傷害佳人,脫下面具之後疼愛佳人無微不致,這兩手策略是先傷害對方、讓對方對自己更加依靠、然後伸出寬厚臂膀撫慰對方;冷面 Michelle 戴上皮笑肉不笑的面具,平日冷嘲熱諷酸人踩人否定人,卻暗暗享受大家對她不可自拔的依賴眷戀,然後再若無其事地幫點小忙、不動聲色地享受把對方套牢的感覺。我們在這片可以看到,女王 Michelle 身為女兒、前妻、好友、母親,如何把大家都玩得團團轉,電影時間很短只拍她玩大家一週,但由小見大我們幾乎可以看見她身遭眾人被玩一生的血淚史。
http://imgur.com/gil3RaP
天主教
Michelle 就成了本片這小社會壓迫的源頭,害得親友每個人家庭都焦躁易怒;而她自己受壓迫的源頭是殺人魔爸爸,童年時她怎麼為了求生存討好爸爸配合演出,本片沒多提但更加神祕恐怖,恐怕也少不了欲擒故縱的感情暴力而讓她從小學全了;而爸爸受壓迫的源頭呢?本片有讓記者在新聞片段中提問「為什麼」,卻沒多說、也沒給他機會自白,只提了幾個關鍵字「好爸爸、好丈夫、虔誠天主教徒」。
一般提到殺人魔或強暴犯時,我們可以歸咎於他們自己是變態,也可以探究變態的成因是否有其社會因素。以小社會來講本片小社會就由女王 Michelle 狠狠壓迫多個親友家庭,再這樣走下去這些家庭不知有多少要分崩離析走向極端;而以大社會來講,任何社會都有其對個人心靈的壓迫,本片既然在法國就丟出了很多片段的「天主教」梗,沒有直指這一切都是天主教惹的禍,但如影隨形的天主教影像隨時暗示我們社會禁錮盤旋在空中:
http://imgur.com/PbpqDK9
(1) 在巴黎聖母院對面,母親訴求父女和解, Michelle 悍然拒絕「下輩子也不和解、反正沒有下輩子」。
(2) 電視描述殺人魔爸爸是「好爸爸、好丈夫、虔誠天主教徒」。
(3) 活生生的天主教家庭,就是住在對面的 Rebecca & Patrick,外表光鮮亮麗,和我們俗人超不同。
(4) 從 Patrick「柔道、足球、飛機」的興趣,看來他也是被天主教社會壓抑的奔放心靈。
(5) 聖誕晚餐,Rebecca 處處講究,看電視的聖誕彌撒時,只有剛被羞辱的媽媽 Irene跟她一起看。這場戲之後就是 Irene遺言「去探視你爸爸」。
(6) 電視上說教宗要來走聖地牙哥朝聖之路,隨即就是父親假釋未過關消息, Michelle 決定去探視但遺憾。
(7) Rebecca 跟著去走聖地牙哥朝聖之路了,留下 Patrick在家,有自由時間要偷情了。
(8) 在 Patrick家晚餐看電視,看著教宗 Vincent還想著「他是個真人呀?」
這是 Michelle 最後一次危險遊戲,不知是否暗示她一路鄙視的天主教社會幽靈漸漸下凡、而她也漸漸認真地想把人生走回正軌?這最後一次地窖強暴性愛, Michelle 放開了手全心交給 Patrick,但 Patrick愕然道「不應該是這樣子」,是否表示兩人的人生觀已在此分道揚鑣?後來, Michelle 真的鼓勵了兒子、鼓勵了前夫、拒絕了砲友、對好友坦白,只是最後在車上要與 Patrick停止這虐愛生活、拉他一起走上人生正軌時,Patrick 終究沒有醒悟而戴上面具再入侵一次,在誤會下黯然走向毀滅。
(9) Rebecca 以信仰強打笑容、打包搬家,臨行「謝謝妳在那小段日子呼應他的需求」。
這句話,一般觀眾聽了應該寒毛都要豎起來了吧?不過我站在相信 M&P這兩人儘管變態卻是真愛的立場上,對受創的 Michelle 與壓抑的 Patrick還是帶著疼惜的,也許這位天主教老婆 Rebecca也看見了這些而寬容疼惜吧?她恐怕對自己天主教家庭給予的壓抑也了然於胸、丈夫能找到個願意接收的出口她也欣慰感謝,至於正道在哪裡,還有待追尋。
回顧本片九場提到天主教社會的戲,從 Michelle 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天主教漸漸由摸不到的天空幽靈、變成摸得到的真人鄰居與真實教宗,而 Michelle 對訴求愛與寬恕的天主教社會價值也漸漸由嗤之以鼻、變成靜靜思索、最後放鬆自己從身邊做起。
我知道提到「天主教」一定很多觀眾都要跳腳了,但從以上回顧中,我認為本片的天主教既是壓迫的來源、又是救贖的靈感。天主教社會既愛世人、卻又造成許多壓迫讓世人繼續信它更渴望它,這姿態是否和 Michelle 欲擒故縱的虐愛有三分相似呢?我不認為本片有在控訴或妖魔化天主教,反而認為本片是在指出天主教社會(或其他社會)的矛盾並找到出路,就由這社會裡受到壓迫硬練成精、並轉嫁壓迫最極端冷血的 Michelle 來代言,看看蕭婆怎樣學習愛。
http://imgur.com/2Q93WKD
當然,天主教主題在本片儘管出現多次,電影對它的著墨總是點到為止,我們也可以把天主教放下,純以世俗眼光重新回顧一次本片 Michelle 由虐愛走上正軌的歷程。
(未完待續:https://www.ptt.cc/bbs/movie/M.1487707457.A.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