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力量足夠強大,就能克服無法想像的困難,
這是我一直以來相信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找到那開啟潛能的鑰匙。
經歷過的磨難、創傷或許就是激勵我們成長的最好方式,出於求生的本能,
我們演化出足以保護自己、不再受傷的能力,
這一點都不科幻。
以下有雷
本片主打的賣點是詮釋人格分裂者的演技,宣稱有23個已知人格,和一個未知的,
實際上在片中有呈現出來的,總共八個,其中大部分的戲集中在四個人格身上:
Dannis、Patricia、Hedwig、The beast,四個差異極大的性格。
針對在這些角色當中切換,James McAvoy自己當然做了充足的功課,不同角色的口音、
眼神、表情、小動作都能讓人一眼辨認出現在是哪個人格在「光」底下,
導演的調度也讓觀眾更快的分辨,一開始有服裝的差異、推回書櫃突出的書、
巧克力盤的位置、孩子氣、女性氣質,甚至是戲份沒有那麼重的人格,
例如那位似乎是印度歷史學者幾乎是用他專業領域的台詞來展現角色
(個人覺得這招挺取巧的,Barry的處理方式也是如此),所以基本上不會讓觀眾混淆。
至於很多人認為James McAvoy這樣切換自如的表現,有望問鼎奧斯卡獎,
我則沒有這麼樂觀,要在一部片中詮釋不同個性的角色、甚至扮演除了外表是一樣的,
內在實際上根本就是不同人的人格分裂者,並且能夠粒粒分明確實非常困難,
但這是屬於角色的廣度,而不是角色的深度,角色的廣度能夠靠前面提到的敘事手法、
設計(包含戲劇動作設計、造型設計)來輔助,但是角色深度絕大部分取決於
演員本身對角色的理解、內化、最後成為角色,
片中女主角正好能提供一個對比,Cathy雖然沒有分裂,但從敘事中我們比較能夠看到
她的困境、她的掙扎、她的選擇、她的成長,雖然實際上該演員的表現沒有很搶眼
(劇中形象目眶含淚楚楚可憐很搶眼是真的),但她這個角色的深度、背後我們能看到
的東西是更多的,奧斯卡演技獎項傾向頒給能夠展現這樣角色的演員,X教授想跟好友萬
磁王一樣嘗到入圍奧斯卡的滋味,恐怕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