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最後面的劇情建立在小友最後選了跟媽媽走,而不是跟凜子繼續生活
有人看到那個抉擇場面的時候跟我一樣情緒轉不太過來嗎XDD
就是為什麼小友前一刻還在捶打媽媽,怪她不負責任,不能給她想要的東西
下一刻卻衝過去突然抱出媽媽說我會跟你走?
可能我一直覺得情節很大部分聚焦在凜子跟小友的情感與相處,讓人重新思考「家人」
的意義,應該不只是血緣關係,更重要的是情感與關懷,所以那一刻小友如果選了凜子,
應該有很好的說服力
可是相對之下,媽媽的方面好像一直著重在她的缺席和不負責,跟小友對媽媽如此表現感
到的厭惡與氣餒,對我來說,情節上這兩個人很難感受到有什麼感情,能夠合理化小友最
後的選擇。
當然,電影中確實也有很多時候描述了凜子在小友心中,終究不是自己媽媽的情緒,這或
許會影響小友在這個情節的想法,但我可能還是會認為在小友和媽媽之間沒有太深的羈絆
或情感,從而很難理解為什麼最後會選擇媽媽。
所以想問問版友對電影中這個關鍵選擇的看法,或許是我忽略了某些事情讓我覺得個情節
有些突然XD總之喜歡這部電影的版友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