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海誠的老粉絲,拖到近日才終於看了這部作品,或許是遲了些,但確實是有些感觸
,這裡就不深入談論劇情,僅就抒發一些想法 ── 這部作品真正觸及了人心的什麼?
事實上早已透過各種評論得知這部熱銷之作,多少偏離他過去作品性格,雖然高興於他所
受的肯定,然畢竟自己至今最愛的仍是秒速五公分,不免有些擔心。
觀影結果亦不大意外:是部能讓人情緒起伏的好作品。當多餘稜角被削去,讓新海誠能完
整說好故事之後(當然情愛方面依然不脫宅宅的青澀),能有這樣的成功作品是理所當然。
但即便出了戲院多日,回想起這部作品卻仍帶一絲作痛。我因此有些好奇,當這部電影跳
脫了過往新海誠的悲劇結局時,這樣的惆悵又是從何而來?
初次觀看的情緒與悸動隨時間慢慢消逝,我試圖從殘餘的印象中捕捉,那些讓我惦念不已
的東西。才察覺裏頭另一個被埋藏的主題,不是男女主角看似宿命般的愛情,而是另一個
更加直射人心的主題 ──「生死」。
新海誠作品並非第一次觸及死生,在追逐繁星的孩子也曾觸及過這主題,但顯然當時的他
完全無力駕馭那樣的主題,最終只成了劇情鬆散的言不及義。但在此次作品中卻掌握的極
佳:這一隱諱的主題,被掩蓋於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之下,卻隱隱做現的挑起了觀眾內心
對那些過往悲劇的惦念。
如同劇中展現的生死,並非故事進行中發生的死亡、也不是病床前能預期的漫長等待 ─
─ 只是生命就這麼的消失,不帶真實感的瞬間消逝。甚至不是發生在當下,而是三年多
前的事情。
我思考著人們會藉著這樣的悲劇,看到、並連結了什麼。或許日本觀眾在觀看這部作品,
聯想起311的悲劇,而對臺灣觀眾來說,會更直接的聯想起小林村──同樣是500條生命的
瞬間消逝。甚至對高雄人來說,可能是那場未滿三年的氣爆。
男主角何以對那起悲劇事件印象模糊呢?因為他的記憶是與觀眾相連的,如同觀眾對那些
現實中曾發生的悲劇一般的錯愕、模糊甚至不帶真實感。我回想起當初的高雄氣爆後的不
久,曾試圖去看過那曾熟悉且每日必經的街道,卻不見任何燈火,曾經繁華的街道只留下
巨大的黑暗,毫無實切感,彷彿新聞的毀壞樣貌是虛構一般。即便今日早以重新車水馬龍
,但我卻依然覺得有某種巨大的割裂仍在那,懸在心理。
這樣透過系守村的覆滅畫面,與現實中曾發生過的那些悲劇串聯,讓觀看這部作品的立場
其實產生了種變化──它依然是個悲劇,即便它像是有著美好結局。
因為連同女主角的死亡在內,滅村的結局早已成了定局。
我們早已知曉現實中的死亡是不可能被逆轉的,也因此,不論後續怎樣的挽救、改變,展
開了怎樣的愛情故事,對觀看到了滅村慘劇曾發生的觀眾來說,這依然是個悲劇的故事─
─悲劇已然發生,對觀眾來說,真實的時間是停留在滅村三年後的那刻的,被改變過的未
來,可能反而是難以觸及且不真實的。
何以那樣對於生死的探索,會跳過表面的愛情故事而被看到呢?或許與新海誠最為擅長展
現的那些令人迷醉的風景有關。系守村的原初模樣、與隕石後改變地貌的樣貌,直接在視
覺上給了觀眾強烈的衝擊。比對於小林村覆滅的平坦畫面、比對於高雄氣爆後崩壞的街景
、比對於美國911被消失的地景。某些事物曾經存在於那邊,但卻被消除了。
事實上,也莫忘了男主角任何力圖挽救的行動,全部建立在了悲劇已經發生、女主角身亡
後的世界,而那個悲劇未曾發生的世界,男女主角之間卻不可能產生鏈結。唯有透過系守
村的悲劇,才讓這個愛情故事得以成立,男女主角能夠產生連結。
這也是我因此對新海誠這部作品感到玩味之處。大部分的人可能覺得自己是受了裡頭的男
女主角宿命般的愛情故事所吸引,但事實上,或許是那些對於曾發生過的悲劇的不真實感
、試圖挽救的心理,才是真正被觀眾所能理解連結,而欲罷不能的。隱隱作痛,卻也難以
言喻。
最後,一個讓我覺得玩味之處,在於我們或許也可以說:正因為對於悲劇的不真實感,才
讓男主角在劇情有了改變未來的餘地。假若他確實見著了女主角的墳墓或屍骨,那恐怕會
像地府回頭的伊邪那岐一般,只能接受死亡的事實了吧?
這即是我在這部電影中所見著的,在美好結局中所隱含的悲劇,在生與死的界線中,所展
現的那些不真實樣貌。
其實我不禁聯想到近日熱門的LALALAND,想起兩者在結局處理上的對比。
同樣在電影的某刻起,以男主角的行動作為展開,帶給了觀眾一連串美好版本的可能未來
。
但或許對觀眾來說,所要比較的,哪邊更接近是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