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有一天得自己決定你要成為怎樣的人,別讓其他人決定。」——《月光下的藍色男
孩》
在還沒看這部電影以前,一度認為他是打著LGBT以及黑人題材用著「政治正確」的方
式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看完後才了解,他靠的不單單只是這些題材,他們只是掛在這
部電影的介紹上的說詞罷了。
與其說是同志以及種族的社會議題,他更大的方向應該是自我的認同,「我是誰?」
這個問題。在現實的社會,總是有些外力讓我們不能好好的做自己。
夏隆生在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吸毒、行為舉止較為柔弱、性向與大眾不同等等的因素
,都摻進他的生活之中。 在某次如同往常的霸凌事件下,小夏隆遇見了改變他一生的阿
璜—一位毒販—從夏隆長大後的打扮很明顯看得出來,阿璜影響了他的人生很多。
他教會夏隆如何不被這社會的浪潮所吞噬,電影中用了暗示的方式取代由演員用說教
的方式。在某次的見面,阿璜帶著夏隆到海邊戲水,教導他該如何游泳,鏡頭不停地受到
海浪的晃動。他用著他的雙手帶領著夏隆在這茫茫的人海中學習如何存活,如何成為自己
。
有位老太太對著小時候的阿璜說「在月光下,黑人男孩是藍色的。」
人們不該用著基本的刻板印象去隨意的分辨他人,稍稍改變一下觀看的角度,可能有
著不同的結果。阿璜是個毒販頭頭,但沒想到他卻是幫助夏隆生活的人。
到了電影第二段,青年時期的夏隆,開始需要了解自我。但從下同儕對他的霸凌還是沒
有停下來,而扶持著他的人也不在了,只有從小陪著他的凱文站在他的身邊,他也了解了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但在某次的事件下,夏隆了解到,這世界不容許他成為自己,他必須
將自己武裝起來,必須成長。
到了成年時期,為了保護自己,夏隆悲劇性得成長,成為一個個體,卻不是自己所想要
的自己。在青年時期迷失了自我,直到最後遇到了原來的標的,夏隆才了解到自己該成為
什麼樣的人。
整部電影的劇情起伏,可以說是很簡單的進行,到了最後把前面所醞釀的劇情因此拉
到了高潮點。電影也在最後緩緩地下降時結束了,雖然結尾有點唐突,但最後在月光照射
下回眸的小夏隆,帶出了很多餘韻。片中的各個角色演出水準可以說是非常的平均,沒有
誰特別的突出,但也因為這樣成就了這部電影。夏隆從小到大分別由三位長得不是很像的
演員所飾演,但每位眼神中都帶出了他這個角色的味道,尤其是飾演成年夏隆的羅德。而
取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阿里所飾演的阿璜更是襯托了整部片的第三段。
電影影像呈現的方式沒有那麼的突出,不如La La Land那種畫面上的驚艷,以及視覺
化的表現。但在用畫面說故事這塊,卻大大的贏過了La片。探討的部分不是煽情的築夢以
及愛情,而是人生的自我認同、生存思辨。劇本上的刻畫,雖然也沒有海邊的曼徹斯特般
深刻動人。
如果把電影當一個人來看,在學校中第一名的人不見得是樣樣最好,而是那些每個科目
都很平均在前頭的人,這部片大概就是這樣子的一種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