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瓜人生:淺淺笑,淡淡哀傷
MA VIE DE COURGETTE
有帶一點雷,但不影響觀影。
網頁版:http://www.2ndnote.com/archives/328
故事大綱很簡單:因為意外,酷瓜被送到了孤兒院,在這,一票孩子各有哀傷的來
歷。
拍得直接,像繪本般的簡潔。所有想表達的思想,都輕輕埋在日常、直來直往的對
話或行為中。說者無意的童言童語之下,我們旁觀者,更感到不忍。
父母給的傷害,就體現在小朋友的日常習慣之中。像是酷瓜對自己的匿名「酷瓜」
的堅持、象徵爸爸的風箏;像是豬豬吃著牙膏,因為爸媽說牙膏對他好;像是愛麗
絲用頭髮遮掩著臉龐;像是碧雅每每聽到庭院的車聲,都衝出門喊「媽媽」,天真
得令人心碎。
當老師懷孕時,他們圍著她問了一堆如果:「如果長得很醜,也不拋棄?如果一直
放屁,也不拋棄?」沒有怨恨,他們只表現出好奇,他們亟欲知道大人是怎麼想。
這一段真是讓人跟著在心中問答起來。
他們懵懂的討論著「爸媽做那檔事」是搖一搖、叫一叫。對啊,純粹談生小孩的製
造過程,也就是如此沒錯。這些還沒成熟的大人,糊里糊塗的生,卻養都無法養。
說到這,大家是否能自制,別再輕易脫口「逼人」早生貴子了呢?尤其在這個晚熟
的社會、多數人都沒把握說幸福的社會。
「為了大家,你們得離開。」行為最中二的孩子王西蒙,其實是最接近大人的一個
了。因為不全然的天真,用反差行為來包紮自己的內傷,所以才能看得清楚大局,
而在有人被領養時,說出這樣的話。
孤兒院的定位是很尷尬的,最好讓人人都有溫暖、感覺被接受、得到認同;又最好
是短暫的住所,因為可以一個蘿蔔一個坑,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家庭,才是理想的。
因此交誼又要深如兄弟姊妹,又得淺得一切就斷。看到這好心酸啊。
66分鐘無出乎意料的故事,但說得好。這齣黏土動畫的奇想畫風、光影對比,都讓
故事和角色更立體,情緒更實在,不禁會想繼續追著他們的人生。還好,只是動畫;
但又悲慘,這種事還真的到處都有。想清楚再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