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址:https://goo.gl/zdIA9g
《一念無明》:瘋狂世界的瘋狂生存之道
這個社會對待病人真如我們想像般寬容嗎?摔折腿,拄著拐杖,路人退避三舍,怕再把你
絆出什麼事故。突發感冒未準備口罩,地鐵上咳嗽兩聲,身邊人默默轉過臉,在Whatsapp
裡劈裡啪啦打著字:「有人感冒都不戴口罩」。身體虛弱頭暈眼花不足與外人道,旁人看
你並無大礙也不在意,箇中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當這樣的痛苦,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疾病,就更讓人驚懼,對其表現出的嫌惡程度,也
就更肆無忌憚。影片的開頭,曾志偉飾演的父親大海去精神病院接「病癒出院」的躁鬱症
兒子阿東(余文樂飾演)出院,而早前,妻子在被兒子照料的過程中突發意外身亡。雖醫
生稱此事與兒子病症無關,但父親的擔憂寫在臉上。他擠出笑容,故作輕鬆地與沒什麼表
情、說話氣若游絲的兒子打招呼,眼神裡卻全是防備。
父子許久沒見,在那之前,父親和在美國的小兒子都不知所蹤,而本來前途一片光明、擁
有穩定女友的長子阿東辭掉工作,獨自陪伴病重且情緒不穩定的母親(金燕玲飾演)。母
親用咒罵發洩怨恨,阿東在拼命隱忍和爆發中掙扎,終於把自己逼成了躁鬱病人。於是他
入院、治療、出院、被父親接回到狹窄雜亂的板間房,試圖以一個「正常人」的姿態,再
次獲得這個社會的接納。
病態的人:「那個人樣子好怪……他好像一條狗哎。」
如果你將自己代入阿東的視角,會發現他所處的這個世界,如同電影英文片名一樣,是一
個「mad world」:
好友的婚禮上,所有人都在高談闊論嬉笑怒罵,沒人在意主角在說什麼,阿東忍無可忍下
的「仗義執言」,似乎更令好友尷尬;用人單位聽到「躁鬱症」後避之不及的狀態,並不
因他的坦誠和專業能力而改變;笑嘻嘻總是拜託自己和父親的鄰居,在他發病後,第一個
落井下石;而狹小的空間,父親枕頭下發現的自衛用具,前女友寬容背後的強烈恨意,甚
至令他找不到一個抒發情緒的角落……於是他衝去超市,大口大口吃著可以「改善情緒」
的黑巧克力,換來的卻是路人的指指點點……
於是他強拉起來的,腦袋裡的那根弦,再次「啪」一聲斷掉,讓他從興奮且動力十足的「
躁」期,滑去猶如萬丈深淵般的「鬱」期。
有關阿東的片段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茫然的他突然疾走乃至大步奔跑在深夜的街道,電
影畫面平行向後移動的樣子。阿東像一個被抽離掉的人,在對他而言意義不明的世界裡移
動,空洞不知所蹤。他看人的眼神,總夾雜悲傷與懷疑,令人不由擔心,他下一秒會否作
出什麼極端行為?而比起那些選擇主動去拒絕和傷害,沒心沒肺的看客,他的隱忍和善良
,卻又顯得格外可貴。
好在總有溫情場景彌補:下一秒,他和父親說起年幼時去城門水塘的約定,二人無傷大雅
地爭執了幾句,暫時和解,相互依靠著,走回他們的家。
病態的家庭:「其實,是不是甚麼都可以外判給別人做?」
家當然不是萬能的。而阿東的病因,顯而易見來自他的母親。苦等丈夫與小兒子卻無限失
望的母親,沒有其餘的宣洩出口,只能把所有情感垃圾都傾倒在阿東身上。她是阿東世界
裡的第一個「瘋子」——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需求無度,不懂感恩。她何嘗不可憐,然
而她也親手毀掉了為他竭盡全力的阿東的人生。
在前不久上映的紀錄片《伴生》中,其中一位為照顧年邁父母、中年仍未出嫁的女士,對
著鏡頭流淚:「我好想有時間,可以安靜看一套戲、讀一本書,做些自己的事情,但是做
不到!」為人子女,都想做到孝順,然孝順的界限在何處,孝順分內事,究竟該親力親為
,還是樂得交予他人,自己輕鬆?
影片中,束手無策的大海打電話給遠在美國的大兒子,兒子一句話說得輕巧:「你把阿東
送回精神病院,自己選間條件不錯的老人院,錢不是問題」。絕望的大海,淡淡問出了這
樣一句:「其實,是不是甚麼都可以外判(編按:香港用語,外包)給別人做?」
曾經他是逃避者:他努力工作,想給妻子更好的生活;他百般辛苦,卻害怕妻子的失望和
不滿;他逃避家庭,釀成苦果,決定承擔,卻發現難度遠超他想像。他和阿東在對峙中說
出心聲,而曾志偉在這一段落淚剖白的影帝級表現,實在無法不令人動容。
承擔是給自己的枷鎖,逃避是無視責任、把痛苦留給親人……二者之間,有沒有萬全之策
?如何在調適好自己心情的同時,也對家人多一份理解和包容?道理說來總是簡單,做起
來,卻步步艱辛。
活在這個瘋狂世界:「我沒事了」
尚未被瘋狂世界改變的鄰家純真小男孩,成了阿東的解藥。在所有人都覺得他「荒謬」、
「不正常」時,只有小男孩和他正常交流,與他相伴,聽他講話。他坐在天台上,對著急
趕來的父親說,「我沒事了」。
他當然不是「沒事」。他生活的世界依然狹窄、雜亂、充斥著形形色色自私而缺乏同情心
的人類,他依然善良而軟弱、恐懼而堅持,他的父親依然無從理解他的內心,還要背著巨
大的包袱尋求解決之道。但年年難過年年過,活下去便有希望,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
這是影片一個頗為溫馨的「Happy Ending」。
導演黃進說,這是一個很想帶給香港人的故事:想呈現出如何直接面對問題、覺醒並尋求
改變的狀態。事實上,在壓力巨大的城市裡,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故事中的「阿東」——不
久前,香港心理衛生會的一項調查還顯示,香港人的抑鬱指數創新高,有百分之五點五的
受訪市民估計患有抑鬱症,需要接受專業輔導及治療,另有百分之九點一的受訪者屬「應
關注」的組群。「阿東」非但不是邊緣人,甚至還可能早已融入每個人的生活而未被發現
。
編劇則強調「傷害往往來自不了解,無知造成日常的邪惡」。她認為「電影最強大之處,
就是讓觀眾感受角色的情感,學懂同理心,從而令世界更美麗」。
這個故事整體來說,壓抑又「不開心」,但曾志偉、余文樂、金燕玲一眾大牌演員卻毫不
猶豫以低片酬甚至零片酬出演,更稱之為「十年一遇的好劇本」(曾志偉語)。在快速發
展、冷酷麻木的社會運轉成一部失控機器的同時,能有這樣一部充滿人文關懷、專業水平
也絕不遜色的新導演作品出爐,實為觀眾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