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藝想巴黎 La Duchesse de Varsovie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4-17 22:15:56
這是部雙人電影,只有祖孫兩人,所有其他角色都是畫板與配音,所有巴黎場景都是畫布。這樣的形式有什麼巧思呢?為何不乾脆拍個巴黎實景就好呢?也許我們把一幕幕都想像一下實景會怎麼拍,就能慢慢玩味它的用意。
光看這片的美術設定,號稱集了馬諦斯杜菲波納爾維亞爾等等大師繪畫靈感,老實說這片自繪的一幕幕背景有多少大師風格都是其次,總之這個巴黎已經像是一塊畫中世界,主角們住在這裡卻不像是身在其中,而像是身在美術館看一副巴黎繪畫。兩位主角是在雨上過一次美術館看畫,不過整片更像是從頭到尾兩人都在逛一間大美術館,一起看一堆巴黎風景畫。
http://imgur.com/cU4OvlO
想像的巴黎,畫布天空下
同一幅畫,兩人看來就是兩個世界。繪畫選用橫跨印象派、野獸派到立體派,也就是橫跨 1890s-1920s這幾段巴黎的「美好年代」,巴黎百餘年屹立不搖的「花都」形象就在此奠定了,日後至今人人想起巴黎大都腦中都不禁浮現這些經典畫面。
電影開始,老奶奶 Nina 徜徉其間,她眼中的巴黎仍然美好、仍然是海納百川的自由世界、仍然是藝術家四海來朝的文化大都、仍然是外國人的重生天堂,她帶孫子去的都是經典地方如藝術橋、如美術館、以及高檔下午茶。儘管她心有過去的塵封陰影,但她更沈浸於舊日的美好,要說是逃避還是超然都好,她一樣能穿著紅衣飛在畫出的巴黎天空,身為畫中人絲毫無礙她自由徜徉。
而孫子 Valentin 身為巴黎畫家、文藝青年,他眼中的巴黎一片空虛,只在 2010s仍然消費百年前的復古形象,美景底下所有多元開放自由等等文化,在今日現實中如何自毋待言,但在菁英文青的小世界裡已經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已成一灘死水。他去的是仿古到老人都不認得的復古咖啡館,看的是懷舊的默片,心心念念的是關於初戀小幸福的巷弄花園小景觀,找不到出口就是夜店買醉搖頭晃腦。無憂無慮長大的巴黎文青,在這已經完整的巴黎畫布上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找不到自己留下足跡與筆跡的空間,於是進入人生與創作瓶頸。
http://imgur.com/LFdrQcv
華沙女公爵,堅韌樂天
我們慢慢發現,這電影是一個薪火相傳的故事。故事本身很簡單,就是要讓奶奶娓娓道來塵封的大屠殺倖存回憶,讓孫子知道生命多美好、巴黎的點點滴滴多值得珍惜、這世界多值得你繼續努力揮灑。訴說回憶是很重要的,儘管二戰結束至今七十年(本片為 2015 舊作)對許多倖存者來說是永不願提起的痛,但子孫輩總是好奇地問東問西,畢竟這不只是長輩的慘痛記憶,更是子孫輩的尋根與認同。沒有這個回憶傳承,孩子就會像老奶奶的兒子與小畫家的爸爸,人到中年仍然和母親有說不出的隔閡、對自己的身世有憤懣的未解,慢慢失去自我定位變得庸庸碌碌憤世嫉俗。
電影倒數 1/3,所有巴黎畫布背景退場,留下祖孫兩人與一份回憶錄初稿,黑幕背景前剩下祖母的大頭特寫一鏡緩緩講完,這只有一點點自我療癒的成分,更像是早已走出陰影、也早已享受人生的平靜面孔娓娓道來,不在於向世人訴說困難追求正義,而只在分享給孫子燃燒生命的無窮動力:日子再苦、再虛無、再絕望,只要有一線生機我都把握、只要有一段樂曲我就起舞,我這朝不保夕的低賤猶太女傭,就成為穿著紅衣翱翔天際的「華沙女公爵」。
本片台譯片名《藝想巴黎》,也許不如直譯 La duchesse de varsovie「華沙女公爵」來得貼切多了。知道自己的身世命運、回視自己的當下處境,當代青年還有什麼好走不出來的呢?二戰倖存者受難電影這幾十年來已如過江之鯽了,尤其波蘭更是困難悲情主題的靈感來源大宗。但時已隔七十年,這片重述受難歷史倒不再著眼過去的苦難與正義,而是著眼後輩的新生。如果奶奶我這受難生涯能給孫兒什麼啟示,那就讓女公爵來帶你起舞、打開一片真實天空吧!
http://imgur.com/694jcxW
《藝想巴黎》的「藝」只是皮相、只是幌子、甚至是世世代代巴黎新生代仰之彌高卻畫地自限的經典枷鎖,片末孫兒終於綻放自在笑容、褪去畫布露出藍天。2010s 失落世代的青年們,不分巴黎與外省、不分西方與東方,我們上代歷經苦難都能把握當下享受人生了,我們還要關在小箱子裡唉聲嘆氣嗎?
此片繪畫配樂與老少演員對戲處處溫暖迷人,儘管沒什麼特別劇情,但簡單啟示輕輕點通,主角撥雲見日、觀眾神清氣爽,主題雖看似沈重卻是本季的輕鬆小品好選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e-4OYTHNBA
作者: love7515 (lee小浩)   2017-04-17 23:3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