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補
謝謝sysstat提出的,我很粗暴的使用「種性」。
我錯誤使用「前兩個種性」這種說法。
下文中關於賤民的部份,背景是在僵化先天共同體的地區,
因背離家族而沒有身份,只能淪為賤民。
而在這些地區要翻身,是極端困難的。
永生永世毀了是父親對未來的絕望。
不論是父權、種性、貴族等都是一種過去存在現在也存在的制度,
但要將現行所有窒礙,空泛的歸責於此,是我著相了。
謝謝指教
===
我沒有看這部電影,有看過給篇真實故事的專訪,
就網友描述的電影內容回應
一、印度的女性
這是昨天地球圖集隊的數據:「根據印度全國犯罪紀錄部門的統計,在印度每八分鐘就有
一名女孩被綁架。2013-2014年間,全印度有 6萬7,000名孩童失蹤,47%的未成年人被迫賣
淫。而國際終止童妓組織的數據則顯示,2014年印度有將近 120萬孩童被迫賣淫。」
童婚發生率較高的地區是南亞(- 46%),印度是最多童婚的國家,
童婚的年齡多是8~12歲。
印度性侵的數據我就不提了
這邊不能不提種性制度,為什麼印度是童婚最多的國家?
不然你如果作為一個印度女性,你要有心理準備只要走在路上就隨時會被當眾強暴。
(坐在家裡也會,印度被闖入家門強暴女性殺光家人的新聞根本不能稱上新聞)
而強暴的結果除了你的父母要公開道歉以外,最好最好的結局就是嫁給強暴你的人,
其他榮譽處刑...等等。
(之前BBC有段印度強暴犯的專訪,在這些人的眼中,會在路上走的都是壞女孩,
強暴是剛好,在犯人眼裡那根本不算是強暴。
P.S. 能夠在印度被以強暴判刑的,通常是情節重大到引起全國公憤)
有幾篇報導是專訪幾個,1、女兒被強暴 2、家族有男性做錯事,對方家族要求
女兒還債(嫁過去)而拒絕並且逃跑的家庭,下場是到其他地區卻只能當賤民。
賤民的工作就是挑糞等,甚至18世紀黑奴的生活可能比現在印度賤民的生活還要好,
(你可以查一下他們的工作內容)
賤民最有可能賺取的最高薪資是1盧比(台幣0.4元,這裡也不用討論國際貧窮線了)。
所以,如果你生了一個女兒,
最人道的方式就是在他8歲~12歲的時候把他嫁掉,最經濟的方式就是賣掉。
電影當然跟真實故事有很大的落差XD 可以GOOGLE一下
但當我看到原PO說,父親把他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時
我是非常訝異的
1、女兒已經超過12歲了
2、女兒竟然被當作一個人,而且是可以承載夢想的人
這段為什麼會改編成這樣,我的評論大概都是藍色窗簾,所以不深論。
二、
如果我們試著只談把夢想加諸在孩子身上這件事
(一)孩子
依據艾瑞克森人格發展論
青少念年要到12~18歲才開始發展自我統整(順利的話),孔子15志學是項偉業
(我國現行20歲以上才是完全行為能力人,有獨立意思表示能力)
保守估計,孩子在15歲之前是沒有自我的,甚至你很難討論孩子有沒有一套完整的價值觀
他們的選擇更多是依據當下模仿對象的反應而再模仿一次 (鰻魚XX)
甚至可以說,15歲以前的孩子就是被各種觀念加諸然後模仿
所以所謂陪伴讓孩子自己選擇,是建立在社會安全網、家庭安全網足以承接
讓他懵懵懂懂自我統整到他滿意,
而這除非資本階級以上,否則就是在社會競爭下一秒被淘汰
(有人提到三個傻瓜,
但殘酷的是如果法罕沒有優秀到可以上理工學院,他這輩子有可能摸到相機嗎?
你必須先到一個高點才有「選擇權」,而你不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到那個高點,
不然就是自己爬上去)
就算是陪伴,其實也是龐大的觀念強加在孩子身上,對話、訊息、獎賞懲罰都是。
所以,讓「孩子」自己決定這件事存不存在?
我很懷疑。
所以就算婚禮後女主角選擇角力,真的是自己的選擇嗎?
如果父親不是一直告訴他角力比較好而是結婚比較好,
那女主角還會選擇角力嗎?
社會人是否有純粹的自由意志,我是否定的。
(二)父母
不論是x魚xx或者電影裡的父親
帶著利己的思維選擇孩子的生活是好還是不好?
純然的利他存不存在?這很難判斷
現在理論多認為,當中含有各種利己成份
電影裡父親認為女兒可以代替自己拿冠軍,是純然的利己?純然的利他?
我相信這不是二擇一的選擇,我可以腦補很多不同因子
甚至提出一個相反於你認為電影要表達的因子
但這又更藍色窗簾了
因此,純然的利己或利他不存在,那我們希望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是什麼?
每個地區的條件與文化不同,大抵來說就是尚存的人性
本於互惠精神,並還有幾絲體貼,而不是異化的工具
這部份電影好像有描述?
因此電影刻劃的爸爸依上面幾點來看,我認為他已經盡力了
當然,倖存者理論,這套價值觀如果被印度的女性信以為真,結果會更好還更壞?
我想應該不會比現在差吧(嘆氣)
(話說最近還有一部紀錄片,關於印度都市的女學生必修武術)
(半睡半醒間,醒了再來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