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他們的美好時光 Their Finest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5-06 17:46:46
繼《名媛教育》迎接英國 1960s後,龍雪菲格又一部時代成長電影,《他們的美好時光》說二戰黑暗時代故事,卻也是迎接英國全新生機的 1940s!戰亂時代,階級起落,老英國代代相傳的經典美好已經守不住,與其緊抓著不放累死自己,不如放下身段迎接未知,源源不絕的英國人才正要大放異彩,正是 Their Finest。
今年最萬眾矚目的二戰片,應該是黑暗寫實的諾蘭與漢斯季末搭檔的《敦克爾克大行動》;同樣以敦克爾克為主題,浪漫風也未嘗不可,就由龍雪菲格搭配 Rachel Portman 帶給我們《他們的美好時光》與戲中戲《南西史達林號》。藝術風格起起落落,也許黑暗寫實是 2010s的流行,但浪漫風未嘗沒有一席之地,尤其在 1940s風雨飄搖的年代,本片就要來探討浪漫藝術與通俗娛樂的價值與潛力。
http://imgur.com/tKd94K7
Keep Calm and Carry on 平心靜氣走下去
欣賞這片,需要一點英國心,就是那種不疾不徐擺出溫和笑容、一壺好茶揮別煩惱的淡定。時值 1940 年敦克爾克大撤退後、法蘭西之戰已一敗塗地、不列顛空戰正如火如荼展開。本片走龍雪菲格最擅長的日常點滴戲路,好好欣賞倫敦生活細節最是重要,每天轟炸斷垣殘壁路有死屍,但女主角 Catrin 以降所有倫敦人日子照過工作照做,就算家徒四壁也沒關係,外出的服裝髮型化妝儀態都不能省,Gemma Arterton拍二戰片當然每天都要美美地!此時最需要的正是英國二戰格言 "Keep Calm and Carry on"。
http://imgur.com/NTbu8IB
本片感人肺腑,卻不是靠故事結構劇力萬鈞,而是靠點點滴滴捕捉生活與姿態,靠街頭走動的人們、靠巴士車掌與地鐵管理員、靠戰機與寡婦的募款義工、靠抗戰鄉民聽到大明星都花癡起來。還有一幕幕的轟炸,主角與路人並不驚恐而是撐持,就像下班等巴士一樣躲防空洞,生死有命別擔心太多,記得寒暄一聲讓個位子交換個笑容,寫稿到一半轟炸起來就把廣播開大聲點、文思泉湧時天花粉刷掉下來隨手擦擦繼續寫... 只要能懂這忍辱負重的淡定,觀賞這片就甭帶面紙進場了,因為整片從頭到尾眼淚都不會停!
http://imgur.com/T0abbWD
我們知道社區每天有人死、主配角們每天都心碎、但每天都定定神抱著夢想繼續走下去,這就是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獨一無二擊潰德國的靜定精神,一方面是天佑吾皇的君主立憲國家傳統,一方面是傳統英式紳士淑女的矜持美德。維繫這一切民心士氣撐過苦難的,是戰時特別編組的政戰部 Ministry of Information,今日英國津津樂道的 "Keep Calm and Carry on" 就是他們 1939 成立時的出道作品,不過他們也有其英國蛋頭的迂腐一面,本片就從政戰部電影組說起故事。
http://imgur.com/K8HP4rF
(不列顛空戰的英國生活與靜定精神,亦可見去年電影《怪奇孤兒院》與《同盟鶼鰈》,老片的話我推薦《希望與榮耀》)
Authenticity and Optimism 真實能振奮人心?
每一次大戰,都是歐洲傳統的災難、卻是歐洲邊緣的契機。政戰部高官當然是傳統貴族菁英蛋頭,別說電影拍不好甚至連 "Keep Calm and Carry on" 海報都推廣不力 XD 本片從逗趣的樣板政宣電影開始,女工們像附了身一樣雙目囧囧有神當愛國機器人日夜生產孜孜不倦,根本成為民眾的笑柄其實也是紓壓的功德一件。龍雪菲格要逗趣也很逗趣的,就像《名媛教育》玩女學生生活動畫片頭般,這回專玩荒唐詼諧的復古風黑白片,為本片淡定壓抑的基底隨時帶來歡樂博君一笑。
「真實而振奮人心」是電影組長道貌岸然的原則,但混業界的編劇男主角無情指出這兩個概念本有矛盾,還是如業界片商說的「救狗狗喜劇」甚至「三角羅曼史」才是廣大的苦悶觀眾想看的。儘管時值各類寫實主義與前衛藝術百花齊放的 1930s末、充滿理想的英國傳統貴族或左派社會藝術家都看不起這些大眾通俗品味,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已鬆動一次的階級與性別壁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否將徹底垮下?這是個全體勞工鄉民一起左右英國命運的年代了,一切傳統都將翻轉,遠不止女主角 Catrin 代言的女權而已。
寫實和樂觀是相衝的概念,但能否把寫實稍稍轉化成就樂觀?說不定反而能讓美夢成真?開場電影組的政宣影片,直挺挺地軍民一心投身生產的樣板,誰看了都嘲笑,根本打不動人心;女主角的畫家丈夫畫戰爭與勞工,但是左派寫實藝術實在太陰鬱,雖才氣縱橫但只是讓人更絕望,甚至連自己老婆都被畫成飲泣的受害公主。反而, Catrin 採訪雙胞姊妹,雖然是平民女性英勇突破振奮人心,只可惜真實故事平反無奇甚至有點蠢笨掉漆,若不大膽一點加油添醋還真傳達不出那美好精神。
一場轟炸在眼前,慘不忍睹的屍骸遍地,若是塑膠模特兒多好呢?何嘗不能當一場喧囂鬧劇笑一笑過去?這幕看似是時裝店被炸一堆塑膠模特兒與一位真實店員,但也可以當作是 Catrin 用看模特兒的幻想眼睛看了好多具屍體讓自己淡定撐過來、卻用寫實眼睛看了一具馬上不支想吐。這場震撼教育,表面在描寫戰爭殘酷如影隨形,但何嘗不是 Catrin 拋棄寫實訴求夢想的編劇人生之體悟?
此片的藝術探討,介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真實未必是唯一正典,在現實已如此難捱的戰時說不定還是虛幻更能撫慰人心,讓人們能神完氣足撐持下去在真實世界扭轉乾坤。電影編劇如是,護士撿屍認屍亦如是,編劇移花接木加油添醋賺人熱淚,有何不可?正如護士苦心拼湊一具完整屍體稍稍撫慰認屍家屬,誰忍苛責?
http://imgur.com/TbhKCUx
別囉嗦、刪一半 The half you don't need
戰爭是非常時期,我們平常來回糾結的事情到底哪些重要必須堅持、哪些無關痛癢大方割捨就好?在這時都漸漸一清二楚。倫敦社會大家要共體時艱,對內要養活大家保平安、對外要補給前線並振奮人心。社會還是要撐持下去,但不用再那麼 "Authentic",放下身段降低標準換換口味,自能看見傳統英國從沒發現的潛力、從沒沐浴的活水!
在餐廳,沒有米蘭小牛肉,還是要用別的肉;沒有布丁,就吃小麥布丁;沒有狗食,一顆羊頭也能來養狗(在《怪奇孤兒院》則是把蘿蔔變大成為牛排與蛋糕)。倫敦的餐飲社交行禮如儀,吃的是什麼正統美食重要嗎? Bill Nighy 飾演的英國傳統大明星,一開始腦筋最是轉不過來難以適應;不過從家庭主婦一夕升格經紀人的大姊,絕不拘泥小節一定把握機會,老男人請儘管唉聲嘆氣姐可不等你。
電影製作,沒有美國大明星,就找戰爭英雄帥哥來;英式經典隱晦劇情不夠潮,那就來美式狗血三角戀;沒有劇情片大導演,那只會拍漁民生活的紀錄片導演也可以;沒有大英雄角色,就接小人物角色;服裝師燈光師早上被炸死,別人馬上替代拍下去一天也不停... 不論是餐廳精神、還是拍片精神,都如本片真正的平民英雄小姐妹,敦克爾克三十多萬人沒有足夠戰船,就讓小姐妹開小破船出一分力好好發光!
正如 Catrin 一頭熱下筆編劇時,前輩 Buckley超然提醒的「別囉嗦,刪掉一半,只留下你需要的」,的確值此戰時什麼都是身外之物了,找到自己志業的 Catrin 丈夫跑了也可以哭一哭就走出來、家被炸掉了臉色平靜撿個水壺帶走就好... 戰爭讓人們超越塵俗紛擾、看清目標經堅定實踐,這一次次的「割捨」能放下到什麼地步呢?
http://imgur.com/HEaabES
男人交棒、女人當家 Rose can do it
英國傳統的真實和經典,在非常時期都要自我調整、擁抱新機,好好開發廣大民眾的素樸潛力,欣然迎接 their finest hour!最終,在戰爭中的最大規模的階級與性別主題是:千萬男人前仆後繼凋零了,那就放心讓女人接手吧!當然,放下心愛的男人是苦澀的,每天多少英國媽媽姐妹妻子女友都在心碎,真要輪到 Catrin 割捨相戀才第一天不到五分鐘的辦公室情人,還是崩潰。從戰前到戰時都有女人出頭天的性別鬥爭,但女人和男人的情感與命運,從來都不可分割呀。
電影開頭沒多久,政戰大姊就提醒了 Catrin 「要為自己出頭,戰後回來的男人可不會樂見我們繼續佔著工作崗位」,這性別課題當然是本片最明顯的主軸,有經紀人姊姊忍著悲傷抓住機會開啟事業、有 Catrin 拼著男性官員與影人瞧不起也要硬著頭皮寫下去、有被酒醉爸爸管很嚴的小姊妹叛逆一回為了國家傻傻衝向前線... 最終本片的女性奮鬥還是要爭電影中的一口氣:螺旋槳纏住了,可以讓受傷的男性勇士們讓出舞台、由女主角下去解決困難當英雄嗎?
從戰前傳統、戰時鬆動、到戰後解放,這是整個 1940s英國的跨世代性別焦慮,本片以一女主搭三男配,就象徵性地讓他們代言了幾種意識型態選擇:
丈夫 Eilis,是轉不過來的男人,他不論是傳統貴族還是叛逆的共產黨人,都還是個要一肩扛起的英國騎士,儘管心愛妻子也誓言照顧妻子,卻無法被妻子照顧、無法看妻子發光比自己好;等到自己努力重振雄風後,又無法接受成功男人身邊沒個女人,妻子自有事業分隔一陣子馬上就偷吃,也不過就是要找回那無謂的男人自信。
編劇 Buckley,是能夠看女人發光的男人,儘管落到實際生活上還是有很多包袱。他一開始儘管很嘴賤,都把 Catrin 的工作貶為「絮絮叨叨的女人台詞」,但他心裡是肯定女人才氣更積極舉才,要讓女編劇爬到他頭上搶光風采也是在所不惜,只是如同所有有傷痕有世故的男人,嘴上不服輸地傲驕耍賤、甚至耍大男人派頭令女人七竅生煙,不過日久終能見人心。Buckley 雖沒上戰場,但他在電影中就是千千萬萬犧牲的英國軍人象徵,雖然英年早逝但已不枉,就把 finest hour交棒給心愛的女人去發光,化作鬼魂也要肯定「讓女主角出手吧」。
老明星 Hilliard ,象徵的規模更大,身為經典明星簡直是傳統英國的化身,對晚輩、對女性、對業餘、對美國... 對什麼離經叛道的都不滿意。但在非常時期慢慢看見了邊緣崛起走出新機,當然慢慢放下身段轉向擁抱,貢獻自己的傳統精華鼓勵後進不遺餘力。於是,新生代新女性 Catrin 要脫胎換骨接手英國崗位,還是要經典明星最後拉一把。
http://imgur.com/qKTPJoe
( Bill Nighy 著名的三指手勢動作,是「掌腱膜攣縮症」導致,也就順水推舟變成招牌演技特色了。認屍戲說「我朋友缺兩根手指」,說不定是演員開自己玩笑的小彩蛋?)
Their Finest Hour 他們的輝煌時刻
英國男人戰死了,英國女人擦擦眼淚樂觀地站上崗位繼續發光,就是黑暗年代的美好時光。本片片名 "Their Finest" 這字眼儘管在電影中從沒出現過,但對英國二戰有點認識的大概都知道 "Their Finest Hour" 出自邱吉爾 1940/6/18 的國會演說,就在敦克爾克大撤退結束後兩週,為失敗的法國戰役畫下句點、迎接艱苦的不列顛空戰,最後結語「如果大英帝國與國協屹立一千年,後人想起我們會稱『他們最輝煌的時刻』」。
當然啦,最輝煌的時刻多半都是戰死 XD 不過有這英式的靜定為心理基礎,就當作發揮勇氣死得其所了,然後交棒新人貢獻英國,不論新舊不論男女都是「他們最輝煌的時刻」。這片雖然時代背景黑暗、歷史包袱沈重、電影更有一連串生離死別的驚愕已成日常,但給龍雪菲格拍起來,還是以一貫的輕鬆溫暖面對一切困境,觀影從頭到尾鮮有放聲大哭的揪心時刻,卻會看著英國人與悲傷共處的淡定笑容而默默流淚。
流淚歸流淚,這片還是部療癒人心的浪漫喜劇,眾家演員在電影中與在戲中戲裡幽默搞笑起來一個比一個精采,除了 Gemma Arterton 的堅定樂觀身段外、過去一直有點奶油的 Sam Claflin在這片終於發揮了令人感動的深邃魅力、還有 Bill Nighy 招牌演技每一出手都吸引全場目光、男花瓶 Jack Lacy 努力演笨還跟著學起 Nighy 招牌手勢更令人莞爾、還有 Richard Grant 與 Jeremy Irons客串起英國高官或迂腐耍笨或裝酷耍痞不計形象、Eddie Marsan 家有賤狗一搭一唱像對活寶...
http://imgur.com/i0JUGbs
不管電影是否有清楚的劇情架構、是否有正統的高潮迭起,龍雪菲格把每一刻的點點滴滴與每位演員的獨特魅力全都捕捉到了,就是名符其實的 "Their Finest" !龍雪菲格從丹麥來到英國也拍了好幾片,似乎並沒有被英國電影馴化而繼續走自己的清淡溫暖路線,而她捕捉英國人精神的眼光越來越純熟,就在這片達到新顛峰。看這片,如能體驗點英國精神會更能入戲,可以先上網找些英國戰時文宣與明信片等感覺一下那氣氛,觀起影來一定會更津津有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h1EvAQOQ8
作者: madonhwa (madonhwa)   2017-05-06 19:34:00
很喜歡!真實又正向的矛盾成立了!應該是本年度到目前為止最喜歡的電影了吧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17-05-06 20:19:00
小羊都看些冷門騙 但影平都很有水準
作者: MyAll (靜岡玉露)   2017-05-06 21:17:00
Bill Nighy 是靈魂,但看到他一直想到《英倫謎殺》
作者: ups ((貨幣+信心=趨勢))   2017-05-06 22:46:00
總算等到你寫了XDDDDD 唯一一篇我看的那場 全場兩個人XDDDDDD
作者: bestbamboo (小錦囊)   2017-05-07 11:10:00
推推,電影好看,也寫的真好~~超有感!
作者: black366678 (艾德)   2017-05-07 14:43:00
上映的戲院好少,真可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