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看了「思悼」和「鳴梁海戰」,突然發現……我對韓國片已經有點膩歪了,先說明
我個人是很欣賞韓國電影的,涉獵範圍也很廣,古裝、犯罪、動作、愛情、驚悚、動作基
本都看過不少,但最近越來越感覺韓國電影有十分地刻意操縱民族情緒和情感傾向。
電影當然講究以情动人,不過也要追求潤物細無聲對吧……韓國電影雖然東亞範圍內評價
很高,不過票房競爭力始終走不出東亞範圍,是否是因為只有東亞人才能理解韓影複雜而
微妙的情緒
呢?
※ 引述《ShinCh (oNLy hUmAN)》之銘言:
: 前晚去看了韓國電影哭聲 劇情和張力真的都非常棒
: 不輸許多第一線的好萊屋電影 讓我更期待9月初獲得許多國外影展獎項的屍速列車
: 反觀同樣是最近上映的台灣電影,大顯神威 ?
: 如果看過 「七號房的禮物」「老男孩」「素媛」「辯護人」
: 就知道韓國電影好看的地方是腳本
: 所以如果還拿什麼電影製作預算太低當輸人的藉口實在不妥
: 韓國重視腳本的程度和台灣重視卡司的程度差不多
: 換來的就是現在這樣
: 哭聲 vs 大顯神威 呵呵
: 樓下的房客相比起來好許多但那並不是台灣電影的主流
: 比較算是清流所以沒拿出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