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和朋友看完了,
尚順廣場的電影院坐了約1/5的人。
[感想] 算有小雷,盡量不提劇情。
1.康永的文青病
個人覺得以劇情來說,後面有點太文青。
玩老梗不是問題,但是跳痛會讓不習慣看小說的人覺得:後面在搞甚麼?
我覺得最後面五分鐘沒有太大的必要呈現,尤其把這個當娛樂片看的人。
因為感覺的出來康永想要述說深層次的東西,尤其是舞台上的演員之心理層面。
(很像之前的鳥人那部的概念)
但會被後面的因素影響太多,而有出戲的感覺。續下…
2.小s與林志玲的戲外特色太強
演技部分,小s有些地方很生硬。
(前面被打巴掌那邊有快一點點先把頭轉開XD)
但其實整部戲來說,進入中期就很順了。
只是,我對小s戲外諧星的印象太深。
尤其在前期搞笑(預告片集中的地方),
會特別沒有辦法把小s和上官娣娣這兩個人分開來。
後面感人的地方,如果稍微出戲一點又把觀眾的情緒回到電視節目上,有時小s臨時的演
出。
但中間我嘗試回歸劇情本身,忘了這個是小s;而是上官娣娣這個年輕女孩的故事。
(雖然有時會因為小s的老態小出戲)
突然劇情和這個角色一切就融合了起來,
康永真的是很用心寫這個角色,
而且是為徐熙娣這個人寫的。
尤其看到上官娣娣與扣子的互動,
會覺得很溫馨、很堅強、很暖。
(雖然也的確劇中幾個角色的地方口音出戲,但後面習慣就好多了)
林志玲的部分,
我對她戲外的印象一直很影薄。
她演過的戲我只有赤壁有造型的印象。
但,當林志玲在戲中用沙啞或怒氣的聲音時,
(她的娃娃音會一直讓我出戲,所以她罵人嗆人的部分才有把我拉回上官玲玲這個角色)
我第一次覺得林志玲是個演員。
不論是眼神的不屑與怒意、眼眶泛紅的時機。
她的表情會讓人投入劇情。
(前提是娃娃音不要太濃烈的時後)
這個角色,
我覺得彷彿林志玲在透過上官玲玲這個角色,
向觀眾訴說她真正的性情與盼望。
這兩位的選角其實很恰當,
但也偏偏我們對這兩人太熟悉的刻板印象。
而且戲中角色的性格也與刻板印象差異不大,
導致:
你要忘了上官娣娣是小s演的、
志玲姐姐的娃娃音。
才會比較開始享受與投入整個劇情。
但…
卻被最後面康永的文青病發作,最後五分鐘把中後期的感動掃光…
(硬是把大眾可以理解的劇情架構提升為文青電影的嘗試)
3.這部老實說好看嗎?
東扣西扣。
如果你可以把小s這個人在螢幕前的形象完全忘記,
關注徐熙娣如何詮釋與融入上官娣娣這個角色。
以及,忽略志玲姐姐的娃娃音。
一半演員的地方口音。
還有最後面五分鐘文青病發作的部分。
找有花旗卡優惠的朋友,
利用平日優惠180元去電影院看。
還是值得的!
(如果要花到全票去看還真的有點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