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很多舊電影都數位化或是修復版
沒想到數位化後的畫質都很好,不輸現在電影,只有色調不太一樣
之前在電視上看逃學威龍,感覺是數位化後的,畫質清晰度不像以前的電影
我很好奇以前的膠捲拍攝其實畫質很好,只是當時的時代沒辦法呈現嗎?
如果把類似 養鴨人家 這部古早片數位化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嗎?
我對電影工業不太清楚,好奇問一下
人在外面想回文有點麻煩,我以前有提到一點可以搜尋一下我之前發的文先看看喔
只是數位化跟數位化並加上修補升頻校正 感覺起來跟花的功夫當然不同
作者:
goran5899 (goran5899)
2017-06-12 15:27:00有超正時期的朱茵 不能不推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7-06-12 16:26:00侯導有抱怨過中影,戀戀風塵的色調修錯了~~
作者: fox527 (Han) 2017-06-12 16:30:00
基本上就是一格一格的修圖,修到多好,要看花多少錢
作者: l23456789O (優良鹼民) 2017-06-12 16:41:00
35mm電影底片畫質本來就不錯 加上銳利的專業電影鏡頭
作者: fox527 (Han) 2017-06-12 16:43:00
就是將掃描完膠卷後那張髒髒糊糊的圖,開始慢慢修成
作者: l23456789O (優良鹼民) 2017-06-12 16:44:00
如果是超16mm拍的顆粒就比較粗 再怎麼銳化效果也有限
作者: fox527 (Han) 2017-06-12 16:45:00
像是昨天才用新攝影機拍的那樣,錢多還可以變出怪獸XD個人覺得修復的很誇張的是「印第安那瓊斯」系列
作者:
kashin (小戶長日記)
2017-06-12 17:01:00印象中膠卷解析度理論上是無限 畫面顆粒可小到銀離子大小所以在膠卷沒有受潮發霉的前提下 是可以以很好的解析度重新輸出的數位拍攝的話 你用什麼解析度的攝影機來拍 就只能是那個解析度 要夠好就只能用演算法來插補我印象中是這樣 有請專業人士指正老電影在當時用高畫質數位化輸出沒意義 因為硬體規格不夠不管是片商 電影院還是家庭 都無法處理高流量的資料流現在硬體規格起來了 老片得以用更好的樣貌傳世 是影迷福音
關鍵是膠卷母帶有妥善保存,很多國片的母帶早就...(默哀)
作者:
kashin (小戶長日記)
2017-06-12 18:42:00樓上 香港幾年前就出過數位修復DVD了MOD其實很多數位修復的港片 連超級街頭霸王都有不過數位修復技術各家差異很大 這部份等水月大補充
作者:
kashin (小戶長日記)
2017-06-12 19:59:00色調應該是跟掃描相機底片一樣 用的器材不同掃出來的結果就不同 接著看調整的人有多少sense厲害的人調整出的色調重現度就高
作者:
www1025 (G)
2017-06-12 21:22:00想到這個就覺得東邪西毒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