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https://goo.gl/taVPgM
《巴霍巴利王》系列:你不能錯過這麼別開生面的八點檔
甫創下印度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的電影《巴霍巴利王:磅礴終章》,可謂以八點檔為基底,加入各種英雄事蹟,並撒上各式場面、歌舞與特效等香料,最後端出了一盤精彩好菜。當然過程中有許多印度式的浮誇與文化差異讓人尷尬病發作,但電影終曲時,人們仍然能為故事所吸引,與旁人分享這長達六小時的奇幻旅程。
在分析電影前,觀眾必須先理解這是部無法單看下集就能得到樂趣的電影。尤其在上集中,兩位母親驚人的決心與狠勁絕對是貫穿下半部電影的精髓,或許有些觀眾在前面半小時完全無法進入狀況,不要緊,撐過去後將有一場前所未有的享受。
首先,故事的骨幹無可厚非就是狗血大戲,王子巴霍巴利出生時父母已逝,由攝政的叔母席娃伽彌扶養成人,爾後他與席娃伽彌的兒子帕拉提婆展開王位的競爭,一切悲劇就此展開。皇族中恩恩怨怨,在權勢與情感中,基於獨佔欲與嫉妒心的影響,人們不免展開各種激烈的爭奪。八點檔的醍醐味就是這些老梗,即便觀眾視角並非全知全能,我們還是能理所當然的知道事情將會怎麼發展。
舉例來說,當王國出現兩名王子,我們便知道這將無可避免的是場災難。巴霍巴利的備受愛戴與帕拉提婆的野心,將使其中一名王子不得已出逃。而當巴霍巴利為了提婆犀那放棄王位,也讓婆媳問題一觸即發,進而使得悲劇發生。這些故事同時發生在人們的日常,只是格局小了一點。
歸根究底,八點檔談的就是人。就連濕婆神也會犯錯,何況是人。身而為人必有不足,席娃伽彌即便擁有全王國的權勢,對於兒子的忤逆使她大受打擊,甚至喪失過往的判斷能力;巴霍巴利縱然為神選之子,純真至善倒過來便是過於天真,因此他的悲劇無可避免;提婆犀那始終站在真理一方,然而過度的直率也步步推進巴霍巴利的死亡。
《巴霍巴利王》系列更精彩的,莫過於反派角色的建立。八點檔為人詬病的,常常是陰謀過於愚蠢,讓人質疑真的有可能順利被執行嗎?或者不過鼻屎大的動機,犯得著大動干戈嗎?在此部電影中,比起英雄之路,我們反而能夠毫不猶豫地走進反派內心,順藤摸瓜去探索邪道之旅。
在下集開首,席娃迦彌的夫婿毗沙提婆提到他三次動念殺妻,便是源自雙重身分夾雜下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天生殘疾必須將王位繼承權交給弟弟、身為丈夫但妻子卻對自己的意見不予採納,觀眾能明顯感受到他的屈辱與不滿,而這些情緒又是如此簡單的讓人產生共鳴。
帕拉提婆的悲劇又是另外一種。在人的一生,我們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和他者產生各種競爭,然而這些競爭的結果或喜或悲,很多時候不完全取決於雙方,而是其餘旁觀者的反應。
帕拉提婆在王位爭霸戰時,最大的過錯便是為了求勝不顧百姓死活,但促使他不擇手段求勝的原因即是巴霍巴利帶來的威脅。我們是否能夠想像如果他身在另一個壓力沒這麼大的時空背景下,智勇雙全的他也能成為一代明君?
可能,但在巴霍巴利的陰影下絕對無法。對於母親的獨佔欲、對於巴霍巴利的競爭意識和內心深處的沒安全感,使得帕拉提婆終究扭曲成迷人的反派。
有些人會詬病八點檔過於浮誇,這在印度片獨特的氛圍下更是推到了極致。八點檔的浮誇其來有自,演員瞪大的雙眼、氣憤地聲調與放大的手勢,產生了獨特的戲劇效果,時時刻刻提醒觀眾當下的情緒該是如何轉折。
而印度片的歌舞特色讓這些轉折更為突出,無論是外在旁白式歌曲講述內心不安、或是由演員藉歌舞傾訴內心愛意,這些配樂的安排恰到好處,在節奏舒緩之餘,同樣也有塑造人物的功效。
此外,更有趣的是主要角色會有重複的出場音樂,這些出場音樂一而再、再而三的循環出現,配合著不同危機,層層疊疊的製造出角色印象,在看完電影後,誰能忘記巴霍巴利每次出場時都會配的熱血音樂?
這是部非進電影院才能理解至美的電影。你或許會在很多時刻很想剖開製作組的腦子,疑惑著到底是怎樣的人才會創造出完全無視現實與物理法則的戰爭手法,但缺少了這些讓人崩潰大笑的香料好像又不夠印度。值得敞開心胸,去迎接一場似曾相識,卻又別開生面的南印電影,就是《巴霍巴利王:磅礴終章》。